我市開發園區轉型提速
2010-11-21 22: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我市12家省級以上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外貿出口三項主要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高于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近日,市投資促進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市委市政府“三個發展”的要求,一年來我市12家省級以上開發區立足自身實際,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條園區轉型提速的新路子。
園區合并,效果1+1>2
【案例】今年,我市唯一一家國家級高新區南京高新區與浦口區全面整合,拉開了開發區重新洗牌大幕,標志著兩區一體化發展正式啟動,高新區將全面融入浦口區的發展。成立于1988年的高新區,此前曾三次“擴容”:2003年5月、2004年8月,分別將泰山8.26平方公里、盤城4.36平方公里納入旗下;2007年又借著“園區帶街”東風,對盤城街道51.5平方公里實行整體代管,園區版圖擴大到82.46平方公里,是原來園區面積近4倍。此次兩區整合,開發區面積輻射能力將遍及浦口全境。浦口區負責人表示,到2013年末,高新區各項主要指標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解讀】市開發園區辦公室主任、市投促委副主任郝健說,在全市區域發展層面上,高新區和浦口區整合絕非個案。此前,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棲霞區進行了1+4整合,即:經濟技術開發區對棲霞經濟開發區、龍潭物流基地等4個園區進行了整體托管。南京化學工業園與六合區1+2整合也在穩步推進,將長蘆、玉帶兩鎮納入化工園范圍之內。
“園區合并,并不是簡單地歸大類。”郝健說,目前,我市有各類開發園區43個,用三個字形容就是“小、散、弱”,別的不講,就拿每年招商會上互相爭搶客商,常常出現“自家人不認自家人”的現象來說,這道減法就是必做的功課。
建設“園中園”,科技創新有了新載體
【案例】今年2月,位于江寧開發區內的“無線谷”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目前主體建筑施工和項目招商工作正雙管旗下加快推進,明年“無線谷”將正式開園。該項目由江寧開發區和東南大學合作建設,以正在籌建的南京通信技術國家實驗室為核心,形成包含各類技術研究中心、公共測試平臺以及無線通信技術研發和生產企業集聚的無線通信產業基地。按照項目規劃,到2015年,“無線谷”將實現產值500億元,集聚超過200家企業;到2020年,實現產值1000億元,集聚超過500家企業,其中世界級企業1—2家,實現產值約200億元,打造世界級無線通信產業基地。
【解讀】加快平臺載體建設,提升園區科技創新能力是今年以來園區轉型升級的又一個趨勢。今年以來,以液晶谷、無線谷、生物醫藥谷、智能電谷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省級以上開發區科技創新“園中園”加快建設,(下轉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