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農產品“高燒”不退 流通領域醞釀上市風潮

2010-11-2 14: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農產品大牛市的背景下,農產品流通吸引了各路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進入。中國最大的農牧企業之一新希望集團上周五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股份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入股新發地15%股份,完成大基地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在此之前,中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山東壽光也吸引了國內外資本,醞釀一股上市風潮。 
    通脹壓力下,生產環節的波動被流通環節以數倍的幅度放大,也因此,流通領域成為資金逐利的土壤。新希望和新發地牽手的背景正是國家多部委力挺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強化冷鏈物流,穩定市場。 
    業內分析稱,資本進入后,可能推進行業整合,并通過與大型企業的訂單以及農超對接等方式,減少中間環節,這就意味著利潤的提升。 
    基地對接市場新希望入股新發地 
    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表示,新希望集團投資幾個億入股新發地,持有新發地15%股權。目前為其第三大股東。此外還有五家股東,新發地是控股股東,我們從2008年開始準備上市,預計2012年左右實現上市。 
    根據雙方提供的資料,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2009年交易量90.2億公斤,交易額302億元人民幣,交易量、交易額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大流通格局。新希望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農牧企業和民營企業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肉蛋奶供應商之一,2009年銷售收入超過500億元,2010年銷售額預計達600億。 
    據介紹,兩家企業合作要成為國家菜籃子工程建設的領軍企業,引領國家農產品大市場體系的建設。合作雙方最顯著特點就是大基地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構建農牧產品產銷一體化格局,形成從種植養殖、加工運輸到市場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張玉璽表示,雙方合作后,新發地今后發展方向是訂單農業,也會在全國增加供應基地。“我們雙方合作除了戰略層面外,還包括資本層面合作”,劉永好則表示,新希望集團還將利用自身的優勢幫助新發地上市。據介紹,新希望投入的資金將重點用于物流體系等方面的建設,增強其全國大流通格局的輻射能力。 
    農產品流通頻頻吸金醞釀上市風潮 
    “跟我們談戰略合作的國內外投資公司很多,有的國外大公司開口就是60億元要整體買走新發地”,張玉璽表示,外資開出的條件非常優越,但是中國的農副產品流通領域不能讓外資控制,因此市場最終選擇了新希望集團等幾家國內企業。 
    據介紹,新發地市場從2008年就開始改制,成立股份公司。張玉璽表示,新發地要成為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企業,上市也就成了一種手段,上市不是目標,希望將農產品流通領域由重點變成亮點。 
    劉永好表示,新發地是新希望在農產品流通領域投入的最大的項目,今后還將繼續關注流通領域的合作機會。 
    不僅是新發地,此前山東壽光也吸引了不少資本的目光,并醞釀了一股農產品流通領域的上市風潮。在10月中旬,有消息稱,泰國正大集團出資100億、中信國際投資出資50億,以及其他幾家不方便透露的國際知名資本,欲與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聯合創立新公司蒙源集團,并醞釀明年登陸納斯達克。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是一家以蔬菜產業為主,集菜果種苗繁育、基地生產種植、批發市場經營、蔬菜物流配送、深加工出口、技術研發推廣于一體的企業集團。此前,壽光蔬菜亦表示,正大集團將加強與其在種子研發、基地種植、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深入合作。而在今年四五月份,以黑石牽頭,包括CapitalGroupCos、西京投資入股在內的國際私募財團與地利控股達成協議,將在地利控股香港上市之前,對其進行6億美元的投資。該投資占地利控股股權的30%,其中黑石注資1.9億美元。地利控股是以壽光農產品物流園作為母體,其成立旨在構建一個遍布全國的蔬菜及農產品批發物流網絡。東方艾格分析師高旺表示,農產品環節比較多,從生產、流通到消費者手中,產業鏈長,而中間環節是利潤相對較高的部分。 
    量變到質變行業整合有助穩定市場 
    “其實流通領域上世紀80年代后就開始發展,”張玉璽表示,以前是量的變化,現在市場很大,但是卻不強。“如今資本進入,雙方合作做大,農產品流通市場今后會有質的飛躍。光靠原來企業的發展太慢。” 
    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0月26日,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商務部、財政部2010年安排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部分地區開展農產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力爭在3-5年內初步建成高效、暢通、安全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試點省(區市)包括河北、遼寧、浙江、山東、河南、湖北、重慶、新疆。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推行農產品流通標準化、品牌化和包裝化,打造現代化農產品流通鏈條。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與從事鮮活農產品生產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或農業產業化企業開展農超對接,發展訂單農業,培育優勢農產品;鼓勵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流通模式。 
    此前,國家發改委還正式頒布實施《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作為《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的專項規劃之一,業內人士認為,該規劃將明確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未來發展方向,并加大了對農產品冷鏈物流投資的力度。農產品漲價集中在流通環節,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十分必要。東方艾格糧食行業分析師馬文峰表示,現代流通體系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反映農產品流通信息,對于穩定市場大有裨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李國祥稱,將來中國農產品流通的穩定性,最主要靠市場培育大型的企業,再加上一定的國家倉儲,這種企業又承擔著一定的穩定市場責任。 
    高旺表示,資金進入是希望獲利的,資本進入后,可能推進行業整合,并通過與大型企業的訂單以及農超對接等方式,減少中間環節,這就意味著利潤的提升!罢麄流通市場很大,集中度卻很低,如果可以推進整合,對農產品的價格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瘪R文峰則表示,如果批發市場等流通環節增加包銷產品的比例,對市場產品價格的影響會更大。 
    相關報道 
    “菜農賺一毛,流通賺一塊” 
    近兩年資本爭先恐后進入農產品領域,價格一路高歌。農產品價格上漲,對于農民無疑是個好消息。但是陸續的市場調研發現,在農民那里的收購價其實并未水漲船高,獲利大量集中在了商品的流通環節。 
    特別是今年,由于天氣因素,多種農產品包括蔬菜遭遇減產,在廣州地區,一有風雨天氣,蔬菜價格動輒就六七元一斤!啊宿r賺一毛,流通賺一塊’這種說法并不過分,比較能反映行業狀況”,高旺告訴南都記者,今年蔬菜等部分農產品價格暴漲,中間環節起的作用非常大。以大蒜為例,大蒜由于減產今年供給減少,不少中間商收貨入庫推高價格。而另一方面,在電子交易市場上,一些資金進入盤面進行操作,進而又推高現貨價格。這兩方面都成為資金獲利的方式。高旺表示,由于農產品種植成本提升,農產品價格上漲,農民的收益肯定有所提高。但是另一方面,中間商獲得了更多利潤。 
    據記者了解,以蔬菜為例,價格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種植--加工與營銷(收購、產地批發、運輸、一級批發、二級批發)--零售(農貿市場、超市)等。據農業部調研組2008年一份農產品價格形成及利潤分配調查,山東壽光到北京,農民在油菜產銷利潤分配中獲利最少耗時最長。油菜從生產到超市零售,利潤分配在生產過程中為4.58%,剩下的95%左右為其余環節。不過這只能反映當時當地的情況,還不能算是當下農產品暴漲之后的分配。一農業分析師告訴記者,據其了解,從農民手中收購黃瓜的價格是8分到一毛,市場的批發價格是一塊左右,“中間的確有很大的增幅,但是中間環節的成本也是較高的,至于今年價格暴漲到底哪個環節獲利最高,還是要看時間點的選擇!逼湔J為如果漲價時產品還在生產環節,生產環節便可以分享較好的收益,如果是產品進入流通環節之后炒作起來,那么對生產環節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