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緩解專家緩解交通擁堵需“標本兼治”

2010-11-19 14: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由武漢交通工程學會等9個部門共同主辦的第三大城市交通高層論壇,昨在漢隆重開幕。十余位來自海內外的著名交通專家,以“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為主題,就應對大城市交通擁堵、低碳交通、智能交通等議題各抒己見。市長阮成發會見了十多位熱情為武漢交通 把脈的交通專家。    
  記者在論壇間隙,采訪了部分上臺發言的專家,聽取他們對緩解武漢交通的高見。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規劃先行    
  作為國內最知名的交通專家,武漢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認為,解決城市交通,不應是一個暫時性的問題,而要立足長遠,治標為先,治本為主,標本兼治。    
  首先,要調整城市規劃布局的思路,例如可在郊區建大容量、高密度的大型居民群,而非大片別墅群。這樣,城市內有車一族希望享受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會遷至郊區,中小學醫院等配套服務也會跟進。    
  這樣,一些大企業就不會再想在CBD建總部了,而是跑到郊區建總部,新區達到一定人數,新的行政區也可能會建立或者遷入。政府將輕軌和地鐵延長至郊區新居民集群區,可減少小車出行密度。    
  其二,要研究適合武漢的智能交通模型和方案。建立智能交通,其前提是加快建設硬件設施,修大路的同時,疏通“微循環”,并加強管理。    
  公共交通專家Paulo——公交優先    
  世界銀行公共交通專家Paulo先生認為,發展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是解決交通擁堵的根本辦法之一。    
  首先,要給公交車空間和時間上優先權,有些地方必須設專用車道。公交車需要提高服務質量。另外,還要考慮到方便乘車的問題,最好是步行或騎自行車很容易到達。    
  針對目前正處于城建高峰期的武漢,他建議管理部門加強協調與組織。根據他的經驗,兩成以上的擁堵是由于交通組織不夠合理造成的。例如,武漢有些公交車站,有停車點,卻無法使用,因為空間太小,很多人站在車道上,而非站臺上候車,白白占用一股車道。    
  清華大學教授史其信——未雨綢繆    
  作為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史其信教授認為,武漢市現在還遠遠不是擁堵最嚴重的時候,暫時的擁堵與大規模城市建設分不開。路修好了,武漢交通就會有所緩解。    
  如果在這個時期控制機動車的發展速度,用三到五年時間,把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發展上去,建設安全、便捷、廉價和舒適的公交系統,能有效延緩部分市民的購車計劃。    
  臺灣專家曹壽民——借鑒上海    
  臺灣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曹壽民,曾任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導,1999至2001年任臺北交通局局長。他把北京、上海和武漢的交通作了一個比較:北京人口1972萬,汽車保有量是413萬輛,上海人口1921萬,汽車保有量是150萬輛,武漢人口是910萬,汽車保有量是100萬輛。研究表明,北京沒有采取機動車總量調控措施,目前已經達到“寸步難行”的地步。以至于2010年起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曾采取尾號限行措施。    
  上海則采取私車牌照拍賣的方式,提高購車門檻,在人口接近的條件下,機動車保有量僅為北京的三分之一。其便捷的地鐵系統,提供了令人滿意的出行方式。這些都有效抑制了機動車的增長,值得借鑒。    
  曹壽民參加過3屆大城市交通論壇,他接受專訪時盛贊該論壇研究越來越深入,很有針對性。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