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青藏鐵路延伸線:一邊是鐵軌一邊是國境

2010-11-17 21:4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青藏鐵路首條延伸線—拉薩至日喀則段于2010年9月底正式開工建設,全長253公里,工期四年,年貨運量可達830萬噸,預計將耗資133億元人民幣。   拉日鐵路出拉薩后,將沿拉薩河南下,經堆龍德慶、曲水,順雅魯藏布江而上,穿越長度近90里的峽谷區,經尼木、仁布抵達喜馬拉雅山北麓的日喀則。
  毫無疑問,拉日鐵路將帶動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旅游業的發展,而實現火車開往加德滿都的夢想,也更近一步了。這必將對整個南亞大陸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喜馬拉雅山的那些神秘口岸里,正孕育著種種可能。
  拉薩:變化
  所有人都站在這個剛剛竣工的站臺上,火車站的員工,手里捧著哈達的當地百姓,肩上扛著攝影機的電視臺記者……車站外,則被更多的人包圍:接站的,做小買賣的,看熱鬧的……
  他們等待的是一個“怪物”。它的名字叫“青1號”。它擁有數量眾多的、龐大的、被一個個勾環鏈接著的身軀。
  這個“怪物”曾經是人類進入工業文明的標志,而在這片蒼涼粗糲的高原上,大部分人從未見過這個已經被發明了近200年的東西。
  這是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開通首日。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工業文明挑戰自然、改寫歷史的時刻。
  上午11點,“青1號”已經從1142公里外的青海省格爾木站出發,一路向南。
  1984年建成的格爾木站,二十多年以來一直是鐵路大動脈的盡頭,這也讓格爾木這個縣級市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所有通過青藏公路進藏的人,都要以此為中轉站和補給站,因為從這里開始,就要面對一千多公里的荒原公路。消費能力增強,服務業水平提升,使這個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高原小鎮,成為僅次于西寧的青海省第二大城市。
  距離拉薩城越來越近,列車開始減速。60脈,50脈,40脈,30脈……車廂里早已經騷動起來。經過了12個小時的行程,“青1號”終于把600名普通旅客和特殊旅客(包括為青藏鐵路建設作出貢獻的勞模功臣、幾十名媒體記者等)帶進了拉薩站。車站外排著長隊的出租車、私家車、公車,迅速把他們分解到拉薩城的各個細胞中。
  為了避免游客暴增而可能引起的混亂,拉薩的布達拉宮從2006年便采取了提前一天購票和限制游客數量的措施。這個辦法一直延用至今。大昭寺門前,也是游人如織,磕長頭的朝拜者越來越無法回避身后游客的鏡頭。
  從那一年開始,7月到10月的旅游旺季期間,在旅游網站選擇酒店時,你會發現,平時可以打到四五折的房間,價格突然恢復到原價,幾天之內的房間,最通常的顯示是“客滿”。
  北京路上的八朗學旅館見證了拉薩旅游者幾年來的變化。作為拉薩最老牌的青年旅社,2000年以前,來此投宿的大多是世界各地的青年背包客,每個人身后都背著高過頭頂的登山包,覆蓋其上的泥土,成為一路跋山涉水的標志。
  2004年,改建后的貢嘎機場投入使用,越來越多的登山包變得干凈起來,那些一塵不染的登山包上面,無一例外地栓著機場的行李托運牌。
  2006年開始,更多的行李變成了拉桿箱,客人變了模樣,越來越多的“偽背包客”充斥在拉薩街頭,皮鞋西裝構成了各個景點里浮動著的主流行頭。
  34歲的成都人趙杰每年都會來一次西藏,他說起1997年當他還是學生時第一次到拉薩的印象:“那時候的西藏真是個秘境,外地游客在布達拉宮、大昭寺里絕對是弱勢群體,全是轉經朝拜的當地藏民。那時候在街上幾乎找不到一個干凈的廁所。”而現在,“這里跟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城隍廟沒什么區別,西藏游已經不是什么勇士的行為,不過是有錢有閑的人尋找不同體驗而已。拉薩城里游客數量已經遠遠超過本地人,當然,這些對于一個傳統的旅游城市來說沒什么不好!
  趙杰曾經是八朗學的常客,現在,他每次都會選擇新的青年旅社!盁o論是硬件設施還是服務都越來越和國際接軌。”而不管住在哪里,每次他都會去八朗學轉轉,因為那里的變化正是拉薩的真實寫照。
  現在每天開往拉薩的火車,分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和西寧。在旅游旺季,這些火車每天可以為這個城市輸送4000名旅客和近千萬元的旅游收入。2009年,拉薩的游客數量突破4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33億,而2005年,這兩個數字分別只有100萬和12億。
  鐵路帶來的不止這些。在西藏的生意人當中,四川人數量最多。從成都到拉薩,如果選擇火車貨運,每噸價格只有600元,而用汽車每噸要一千多元甚至更高。這給四川生意人帶來了實惠,但長期以來西藏的貨運門戶成都,由于公路客貨運萎縮,正逐漸失去對藏貨運的壟斷地位。
  來自鐵道部的資料顯示,進出西藏的物資中,主動選擇由鐵路承運已經達到75%。
  但僅僅穿過唐古拉山到達拉薩是不夠的。2010年9月26日,從拉薩到日喀則的拉日鐵路終于宣布開工,計劃工期四年。這次,鐵路線將繼續延伸253公里,從拉薩站出發,沿拉薩河南下,經堆龍德慶縣、曲水縣后,折向西溯雅魯藏布江而上,穿越長度近90公里的雅魯藏布江峽谷區,經尼木、仁布縣后抵達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則。
  拉薩到日喀則、拉薩到林芝兩條向南延伸的線路,早已出現在鐵道部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里。從2006年起,日喀則就開始了對火車的等待。四年之后,這個城市也將上演2006年7月1日拉薩火車站的一幕。
  日喀則:后藏的快捷方式
  早上八、九點是日喀則汽車站一天當中最忙亂的時候。候車室最是雜亂無章,賣零食的小販游走在中間。兩個檢票口的檢票機可能隨時出現故障,穿過檢票口,狹小的車站被橫七豎八的大客車占滿,車與車之間的空隙被形形色色的人擠滿。
  去往日喀則境內各個縣的班車都集中在這個時間段出發。不管是名貴的旅行箱,還是裹著泥漿的編織袋,所有的行李都會被司機一股腦扔到車頂。這樣才能保證車廂里有足夠的超載空間,裝得下沿途隨時上車的乘客。
  大部分的縣城要走七八個小時以上,最遠的仲巴、吉隆要走十幾個小時。從日喀則出發后,面對的是大片荒原,如果路上遇上汽車拋錨或者道路塌方,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