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電子商務催生 快遞行業吹響洗牌“集結號”

2010-11-17 21: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哈市目前有“持證”快遞業務員1500人左右,還有至少兩三千人處于“灰色地帶”———因為他們所屬公司規模太小或根本就是“黑戶”。

    前不久,幾大快遞公司以“ -

油價漲、人工漲”為由齊齊宣布漲價,唯有申通快遞公司按兵不動。據說,是上一次集體動議提價時,申通先走了一步,卻被“晃點”。為免再被忽悠,申通這次決定等一等。 

    民營快遞公司間的勾心斗角由此可見一斑。其實,真正讓這些快遞公司難受的是長期以來的低成本競爭。由于這種惡性競爭,他們中有的換不起大倉庫,有的雇不起好員工,給消費者的服務因此一落千丈。 

    一夜“洗白”的民營快遞 

    到今年10月1日,新《郵政法》正式實施一年整。據此法規,只有辦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快遞企業才可繼續營業。據介紹,到10月下旬,哈市辦理該證件的快遞企業共65家,其中規模較大的有30余家。 

    在2007年以前,不僅哈爾濱,全國的快遞公司都被統一稱為“黑速遞”。這些不被允許的企業,人員少、設備簡單。當時哈爾濱市已有圓通、申通等加盟網點,基本都是十幾人的小企業,因為“不合法”,隔三差五地遭到罰款。 

    2007年初,郵政系統政企分開,特別是作為監管主體的國家郵政局和作為經營主體的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分別組建和運行,使“黑速遞”一夜洗白。與此同時,以淘寶為首的電子商務的興起,為剛剛“合法化”的快遞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機。 

    短短兩三年,以“四通一達”(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匯通快運、韻達快運)為代表的民營快遞公司迅速崛起。由于這幾家企業的老板都來自浙江省桐廬縣,通過相互學習和“傳幫帶”形成“桐廬模式”。桐廬縣也因此被命名為“中國民營快遞之鄉”。 

    “四通一達”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他們的運作模式以低成本和快速擴張為特征。 

    在去年10月1日前,部分“四通一達”的加盟商和比他們更小的快遞公司,往往是只要租間房、擺張桌、裝一部電話就能開張。甚至有的快遞公司將快遞層層轉包,從中賺取差價;有的則干脆通過物流公司發貨,一件10元運費的貨物只要5元就能發出,但郵件丟失、延誤,快遞公司卻不承擔責任。 

    現在,民營快遞企業除在工商部門辦理許可,還要在郵電管理局申請《快遞經營許可證》,同時企業內經過相關部門專業培訓的員工得占全部一線員工40%以上才能營業,要符合“聘請高中以上學歷、35歲以下快遞員工”,以及“統一服裝、統一標識”等條件,民營快遞的門檻被一下子提高了。

    “淘寶”的罪與罰 

    今年入冬以來,哈市幾大快遞公司的倉庫頻現“爆倉”。各家快遞的派件員均表示,每日派件量增了一倍多。 

    各家快遞公司正紛紛拿出手段來抑制這種“不正常的量”:有的通過擴大網點,有的干脆把快件分給其他公司———與一般人印象中“件越多越賺錢”不同,一旦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過了快遞公司自身的服務能力時,公司就會出現虧損,而且業務量越大虧損越多。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快遞公司“對淘寶說‘不’”。 

    “我們不想再做網購業務了。”一知名快遞公司的黑龍江分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與幾家主要競爭對手類似,網購帶來的業務量已占到他所在企業總業務量的50%以上。他直言,電子商務的發展確實對快遞業起到極大帶動作用,可它已成快遞行業眼中“低端”的代名詞,“50%的量,卻只能得到不到10%的利潤,你說它賺不賺錢?”該負責人反問記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淘寶賣家是靠快遞賺錢的。“他們‘本來本走’賣商品,賺的就是快遞的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舉個例子,每件15元的快遞費,至少有5元是給商家的回扣,還有其他各類費用,一些‘無良商家’便宜賣貨,就靠快遞的回扣賺錢。”該業內人士稱,網購中類似商家的泛濫使快遞公司的利潤空間在惡性競爭中被進一步壓縮。此外,網購貨物中高附加值的物品稀少,大量的低端貨品又極大侵占了快遞公司的人員、車輛等資源,很不劃算。他說,在業內,很多網購包裹被稱為“垃圾貨”。 

    然而,中國快遞咨詢網統計數據顯示,快遞業務量自今年9月份開始呈現驟增態勢,80%以上的快遞業務量增長來自“網購”。可以說,網購造成了快遞的虛假繁榮:業務量飛漲卻不見相應利潤。

    快遞與客戶間的愛恨情仇 

    天涯網絡社區一則快遞行業的爆料帖中有這樣一個段子:客戶打開包裝,半個地磚,本(筆記本電腦)不見了。電話理賠不通,上門理論惹一肚子氣出來,在外面抽煙,發現路邊地磚少半個,于是把那半個拿出來,一對,正好。 

    從百十層樓高的回帖中不難看出,快遞公司和客戶間的愛恨情仇豈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 

    以一直遭人詬病的“先簽后驗”為例。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快遞公司特別喜歡收件,卻不太愿意派件。記者通過一位從事快遞業多年的派件員了解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派件是沒有派件費的,派件員全靠派件時聯系客戶,收件賺錢。如此一來,派件員自然對“收件客戶”沒什么感情,只想著趕緊把件送出去,“先簽后驗”不但省時,又可以避免卷入買家與商家可能發生的糾紛。 

    一位知名快遞公司的哈爾濱地區經理表示,以淘寶網購為例,每個件只能賺幾毛錢,如果賠付,卻要幾十元,要是每天都有這種情況發生,任何一家快遞公司都無法承受其中的損失。 

    對于“先簽后驗”是否合理、合法的爭論,始終沒有定論。事實上,大多數時候,消費者說不清自己要求“先驗貨”,究竟是不相信網絡賣家,還是不相信快遞公司。就后者而言,“先簽后驗”只是快遞行業本身錯綜混亂的一個表象。 

    歸根結底,延遲、丟失、“先簽后驗”等一系列快遞行業的“原罪”,都是因為快遞公司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一方面,加盟商與總部利益分配不甚合理,導致了加盟商不愿也無法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分公司造血能力差,在員工工資上漲、季節性限制、場地急需更換等情況發生時,無法進行有效的應對。 

    一位業內人士說,“并非企業不保護消費者權益,而是多數快遞公司選擇了易于快速擴張的特許加盟模式,但這不利于加盟企業的一體化管理,具體表現就是業務的松散、混亂、僵化。”

    讓更專業的人來送快遞 

    11月開始,圓通、韻達、中通等幾家在哈的快遞分公司宣布漲價,申通卻按兵不動。據說,是上一次集體動議提價時,申通按“協議”漲了價,其他幾家卻隔山觀望。這一次,申通為免再被忽悠,決定“先看看再說”。 

    由此可見,不僅各家企業內部經營模式或多或少存在問題,這些民營快遞公司之間也各懷心腹事。 

    事實上,從去年底至今,國內民營快遞已經出現過至少三次提價行動,但每次漲價不久就會悄然恢復原來價格。業內人士分析,近期油價上漲和人工成本增加的確給快遞行業,尤其是低價快遞帶來了影響。但深層原因是低端快遞長期以來的價格戰讓各企業都不堪重負。 

    一家知名快遞公司的區域經理告訴記者,“經常有淘寶買家給我打電話,說‘我跟某某快遞聯系了,他們給我什么價格,你得比他們便宜’。如果客戶都這么談的話,這個行業沒法發展。” 

    如今,發展高端客戶,不完全依賴電子商務,正在成為快遞行業“有識之士”們的新認識。在民營快遞中一枝獨秀的順豐速運,不僅利潤豐厚,服務也有口皆碑。業內人士分析,順豐用他們一套“核心信息系統”和獨有的飛機航線,保障了快遞最核心的“速度”,令其在快遞業中利潤最豐厚的商務快件業務得到迅猛發展。 

    記者了解到,圓通、宅急送等快遞公司,也在積極投建這套“信息系統”,這將大幅提高業務的信息化管理及服務水準。“以后快遞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在于比拼誰有能力提供差異化服務,能夠推出高端產品。”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說。 

    據了解,哈市除郵政外僅有的一家國營物流公司報達物流也在走“細分市場”之路。報達物流業務負責人褚獻忠告訴記者,報達正在建立自己的“報達商務網站”,以網絡平臺整合購物、票務、家政等資源。記者了解到,順豐、申通等快遞公司都在試水電子商務,試圖做“產業鏈”競爭。褚獻忠說:“國內民營快遞的兼并、洗牌兩年前已開始,可能用不了三五年這個行業就會大有改觀。” 

    由電子商務繁榮催生出無數正規的、不正規的快遞公司,他們中的一些正在借助淘寶完成最初的原始積累,另一些則仍在海量低利潤的包裹間疲于奔命。據報道,馬云目前已注資3家快遞企業,宣布要做淘寶自己的物流。當“淘寶”不再屬于他們,新一輪的洗牌勢在必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