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長江口現代化深水航道體系
2010-11-11 0:5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力爭用10—20年時間,建設成以長江口主航道為主體,北港、南槽及北支等航道組成的安全暢通、保障有利的現代化長江口航道體系!边@是近日出臺的《長江口航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的要求。
交通運輸部長江口航道管理局自2005年正式掛牌成立后,就著手組織開展《規劃》編制工作。針對長江口實際情況,以國務院批準的《長江口綜合整治開發規劃》和《長江干線航道總體規劃綱要》為指導,在密集調研、廣泛專題研究的基礎上,系統研究了長江口航道發展的外部環境、建設必要性和建設條件,完成了《規劃》的編制。
五載精心編制規劃
長江口航道是長江船舶的入海通道,長江口航道發展與建設事關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在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更好地服務上海“兩個中心”建設,服務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沿線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長江口航道資源的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促進長江口航道的科學、全面和持續發展。為此,長江口航道管理局成立以來,在交通運輸部的支持下,歷時5年組織編制了《規劃》。
長江口航道管理局副局長姜明寶表示,《規劃》范圍是長江口徐六涇至長江口燈船,長約181.8公里,重點發展“一主兩輔一支”航道,也就是現在正在建設的主航道和北港航道、南槽航道、北支航道。
規劃水平年為2020年和2030年,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了規劃期內上海市、江蘇省,以及中上游地區,沿江港口分布規劃、岸線資源利用規劃、產業布局規劃中對航道發展的需求。按照《規劃》建設航道,能夠較好地滿足上海未來十幾年發展中對與航道的需求。
有資料顯示,僅長江口一、二期航道建成通航以來,拉動江蘇省GDP年均增長160億,今年4月三期工程航道試通航后,對長三角及中上游地區的經濟拉動表現更明顯。按照《規劃》,一旦長江口航道體系形成,沿江的上海地區、江蘇省等長三角地區及中上游地區,深水岸線資源將進一步得到充分利用,沿江產業布局進一步趨于合理,煤油礦箱等大型運輸船舶直接運輸,減少二程倒運,江海聯運進一步發展。長江口航道體系建成,將對長三角,乃至長江中上游地區經濟發展有非常強的推動作用。
未來建成長江口深水航道體系
長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經國務院批準,1998年開工建設以來,前后歷時12年,一、二、三期工程,航道水深從7米分別實現8.5米、10米、12.5米。按照《規劃》,將繼續用10—20年時間重點建設“一主兩輔一支”的航道體系。
姜明寶表示,“一主”即為長江口主航道,由長江口深水航道(南港北槽航道)、南港航道和南支航道組成,是長江干線航道的組成部分和長江口航道的主體。主航道滿足5萬噸級集裝箱全潮、5萬噸級散貨船滿載乘潮雙向通航,兼顧10萬噸級集裝箱和10萬噸級散貨船及20萬噸級散貨船減載乘潮通航要求。未來5年,重點在于深化航道延伸到徐六涇與上面的銜接,在積極促進長江口綜合治理,河勢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加強觀測和科研力度,進一步研究優化航道平面布局,研究減少航道維護量。在水域條件、通航環境允許的局部航道適當增加航寬,設置應急區域,以適應船舶交匯、追越的應急需要。
“兩輔”指北港航道和南槽航道,其中北港航道主要為5萬噸級以下大中型船舶進出長江服務,南槽航道主要為小型船舶、空載大型船舶服務。用10年左右時間,開發建設北港航道,逐步實現10米水深;用20年左右時間,結合徐六涇的以下河段相關治理和建設維護,采取整治與疏浚相結合的方法,將南槽航道開發形成8米水深航道。
“一支”指北支航道,主要為海門、啟東、崇明等地臨港工業和經濟發展服務,遠期將結合河勢控制工程,根據需要逐步開展航道建設。
盡管在未來長江口航道的長期建設過程中,將會遇到水資源綜合利用、河勢控制、支持保障建設、人才隊伍培養等問題,但長江口深水航道體系的建設步伐定然鏗鏘向前。
12.5米并非結束 長江口剛剛破題
1998年,根據長江口工程建設的需要,國家組建了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負責長江口深水航道的開發建設,為項目法人實體。二期工程完工后,按照工程建設股東的身份需求和今后長江口航道建設、維護、管理的任務,2005年,公司調整為長江口航道管理局。機構調整后,管理局主要負責長江口航道的規劃、科研、建設、維護和管理,從以前的以建設管理為主向建管養并舉的模式轉變。
姜明寶稱,明年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全面竣工驗收,長江口航道管理局并不會因為工程的結束而淡出,相反,肩負了更多的航道建設工作。
長江口深水航道是科研成果的高產出地,從工程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到工程的實施,凝聚許多專家學者的智慧。長江口洲灘眾多,存在諸多不穩定因素。為此,他們加強了河勢觀測和演變分析,通過有效研究手段,加強了主航道平面布局優化,減少回流量措施研究等等,為航道建設和維護奠定了基礎。
在今后的建設中,長江口航道管理局將繼續加強航道觀測與科研工作,進一步總結維護特點和維護規律,重視開展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后水沙條件變化對長江口深水航道的影響專題研究。同時深化減淤措施研究,堅持航道建設、養護、管理并重,根據需要與可能,統籌安排航道生產設施與配套設施的建設,提高航道應急保障能力,有效保護航道資源。同時,注重航道科研隊伍素質的提高和研究手段的完善,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信息技術,全面推進航道建設與管理的科技進步,不斷提高長江口航道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