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調研“自由貿易區” 專家建議保稅區可靈活轉型
2010-1-11 12: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核心提示:上海欲將保稅區升級為自由貿易區的想法一直存在;不過,這條路或并不容易。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外匯管制仍然是影響保稅區貿易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鑒于我國開放程度以及事物發展的過程性,該問題只能維持現狀! 外高橋保稅區或將成為自由貿易區。
本報獲悉,有關方面正在做相關調研,調研報告已經完成。近期,在上海方面的支持下,將會有一個專門的研討會討論相關“升級”方案,并在修改完善后上報國家層面。
從保稅區到自由貿易區意味著從“(國)境內(海)關內”變為“(國)境內(海)關外”,涉及到稅收、海關監管、外匯管制等核心問題,能否獲批則是個未知數。
保稅區亟待突破
本報了解,此次調研由北京某協會進行。
協會一位負責人1月5日對本報記者表示,“近期我們想推出第一個課題成果,在浦東建立第一個經濟自由貿易區!
其進一步透露說,“調研得到了上海高層的明確表態支持”,“我們將會在北京開一個研討會后,然后向上報,提出呼吁!
顯然,上海想在“先行先試”的政策下率先形成“與國際比較相近的環境”,而自由貿易區則是其中一個核心內容之一。
所謂自由貿易區是指在主權國家或地區的關境以外,劃出特定的區域,準許外國商品豁免關稅自由進出,實質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關稅隔離區。
不過,在國內,卻找不到國際通行的自由貿易區,取而代之的是“保稅區”,中國的保稅區仍處于“關境以內”。
目前,我國共設立了15個保稅區。這些保稅區并沒有將對應的港口納入其中,根據國際慣例,一般自由貿易區都包含對應的港口。
在上述協會負責人看來,目前的保稅區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由貿易稅區,這也促成了其這個民間機構承擔起此次課題的調研工作。
部門協調難題待解
上海欲將保稅區升級為自由貿易區的想法亦一直存在。本報掌握的一份上海市發展與改革研究院編號為2008-Z-29的調研報告中就指出要“積極爭取設立外高橋自由貿易港區試點的政策。”
不過,這條路或并不容易。
據本報了解,此前,地處深圳的福田保稅區亦曾申請升級轉變為自由貿易區,但未獲國家相關部門批準。
上海方面委托上海交大教授潘麗英做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外匯管制仍然是影響保稅區貿易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鑒于我國開放程度以及事物發展的過程性,該問題只能維持現狀。”
外匯管制、關稅制度等要素則對能否升級為自由貿易區至關重要。
“試點工作由試點所在地的市政府負責,海關總署、商務部、交通部、國家外匯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等有關部門參加,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痹缭200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就做了一份建議顯示,涉及到的部門之多,復雜程度可見一斑。核心提示:上海欲將保稅區升級為自由貿易區的想法一直存在;不過,這條路或并不容易。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外匯管制仍然是影響保稅區貿易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鑒于我國開放程度以及事物發展的過程性,該問題只能維持現狀!
在上述協會負責人看來,這方面肯定要有“突破!边@位人士表示,如今思想更為開放了,“有勇氣拿出這個方案!
其表示“保稅區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不像自由貿易區那樣利索,就等于穿了個外套,我們要把保稅區這個外套脫掉!
“上海港口吞吐量在全國占據了較大一個比重,建立自由貿易區有基礎!边@位人士說。
該協會負責人最后透露,目前還不清楚國家層面的態度。
即使上海方面申請成功,并不意味著“升級”的口子會打開,成思危建議,現行的保稅區,“其中一些可以發展為自由貿易區,其余的則可根據具體條件和形勢需要而轉為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或特殊開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