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縣域經濟助力 長三角成世界第11大經濟體

2010-1-10 15: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據預計,2009年江浙滬三地GDP總額將歷史性地超過1萬億美元,長三角將成為全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超過韓國和印度。”北京大學中國企業史研究室主任吳曉波在1月7日第四屆長三角投資發展論壇上說。 
  雖然統計局的最終數據尚未公布,但根據媒體報道不低于8%的增長率來算,這樣的結論幾成定局。作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區域之一,長三角正從風云激蕩的金融危機中慢慢復蘇,而在其中最為活躍的就是縣域經濟。
  “中國縣域經濟的作用,就是縣市發燒,中國感冒,世界打噴嚏。”吳曉波打了個比方說。2008年全國百強縣市評選中,江浙滬的縣市共占52個,經濟學家認為縣域經濟的活力是中國經濟高增長的關鍵,而江浙滬縣域經濟則是關鍵中的關鍵。
  當然,在它們之間也存在激烈的競爭,在昨日同時公布的第三屆“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縣市”評比中,昆山、紹興等傳統強市繼續躋身“最具競爭力獎”隊列。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復旦大學企業管理系主任蘇勇教授說,“但中國縣域經濟仍然存在問題,同是江蘇的昆山和如東,地區GDP相差好幾倍。此外中小企業多、產業結構不合理、自主創新能力弱等問題都約束了長三角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上海交大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忠則提出,要摒棄狹隘的“GDP情結”,建立城市和諧發展力評估體系,全面關注產業創新能力、社會整體和諧以及環境保護。”
  對于這些弱項,即便是強市也有較為清晰的認識。比如,昆山市常務副市長周雪榮就說,昆山將進一步推動以高新技術為導向的產業轉型升級。對于昆山,“基礎設施、產業配套以及政府政策這些累積優勢,可以幫助其加快實現轉型升級”。
  此外,有些縣市也提出了轉型期間,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面臨的問題。如東縣委書記周鐵根認為產業布局和分工很重要,“我認為上海應該集中發展高端產業,如物流、金融、航運等,我們縣市可以多發展制造業,來形成產業分工”。
  又如某縣領導也提出了一些實際問題:“A15和申嘉湖之間只有十多公里路,卻用了1年多時間才實現貫通。”對此,蘇勇表示:“雖然為官一地,造福一方,但是各區域仍然需要從大局出發,形成經濟分工合作和聯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