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黃金水道升級通江達海 年通過能力達千萬噸規模
2010-1-10 15: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9年12月18日,隨著上起貴州烏江渡,下止重慶龔灘的烏江航運工程在余慶縣大烏江鎮破土動工,我省內河航運借烏江北入長江,借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簡稱“兩江一河”)航運南下珠江的格局基本顯現。烏江航道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和豐富我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促進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嘉賓:韓劍波省航務局局長
主持人:
主持人:烏江干流在我省有多長?烏江航運工程的建設規模有多大?
嘉賓:烏江干流全長1037公里,貫通貴州、重慶兩省市,于涪陵匯入長江。烏江在貴州境內長802公里,流域面積6.7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38%,是我省第一大河。
此次啟動的烏江航道建設項目,是我省內河水運建設史上建設標準最高、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水運建設工程。該工程將按照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四級航道標準建設航道431公里,建設開陽港、烏江渡、江界河等8個重點碼頭共15個500噸級泊位,配套建設航運安全支持保障系統設施。同時,為解決沿江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和客貨集散需要,項目還將建設大溏口等14座小型碼頭和構皮灘等19個船舶停靠點。另外,水上安全支持保障系統同步進行,保障船只安全出行。項目建成后,烏江水運出省通過能力可由原來的200萬噸提高到1000萬噸。
主持人:烏江航道什么時候建成通航?
嘉賓:該項目建設工期5年。2014年,烏江航道將與烏江干流上的構皮灘、思林電站的過船設施建成使用時同步通航。
今年是烏江航道建設的啟動之年,將開展大烏江碼頭、沿河縣城城區航道整治工作,全面啟動水上安全支持保障系統建設工作。從明年開始,烏江航道將進入建設高峰期,大規模的航道整治建設工作將全面鋪開,同時啟動江界河、開陽港等港口的招商引資工作。
主持人:項目建設的投資是多少?資金來源是什么?
嘉賓:項目總投資5.96億元。按照5年的建設工期計算,平均每年將投資2.5億元。項目投資將分年度進行,今年將投資2000萬元用于大烏江碼頭、沿河縣城城區航道整治工作。
資金來源由三部分構成:國家交通運輸部補助、省內配套和社會融資。由于國家交通運輸部對西部欠發達地區給予傾斜,將按照建筑安裝費的50%來對項目進行補助,支持力度很大。對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港口,將采取面向社會招商引資的方式募集資金。
主持人:目前我省水運建設的基本情況是什么?建設烏江航道將對我省交通格局帶來什么變化?
嘉賓:按照加快北上長江的烏江、赤水河航運,南下珠江的“兩江一河”航運建設的戰略部署,“兩江一河”航運建設已于2008年動工建設,將在2011年建成。烏江四級大通道航運項目是繼“兩江一河”航道后,我省搶抓國家長江黃金水道發展的大好機遇,積極與長江黃金水道對接的第二條高等級航道。隨著兩條出省航運通道的建設,預計我省水路運量可達3000萬噸,周轉量可達120億噸/公里,水運量將超過全省交通運輸總量的10%,水運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地位不斷增強。
目前,我省交通運輸形式以鐵路為骨干,公路為紐帶,水運、航空相配合,組成了連接省內外的交通運輸網。由于歷史原因和自然因素的約束,我省大宗貨物以鐵路運輸為主,而鐵路處于嚴重超負荷狀態,公路又難以完成大宗貨物的長途運輸,盡管水路運輸具有占地少、能耗低、運量大、成本低等優點,但由于航道、港口等基礎設施差,烏江航運未能充分發揮作用。現有的交通運輸網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豐富的礦產資源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
烏江航運工程的建成,將翻開我省航運發展的新篇章,一條通江達海的水運通道將把我省貴陽、遵義這兩大經濟中心連接到長江黃金水運通道上,結束我省主要城市沒有水運通道的歷史。結合實施水電樞紐翻壩運輸,烏江水運通道的年通過能力將達1000萬噸,這條運量大、能耗低、占地少、綠色環保、與自然和諧的黃金水運通道,將極大地優化我省交通運輸體系結構,必將成為我省社會經濟發展的運輸大動脈。
主持人:烏江水道建成后,將對我省經濟發展帶來什么促進作用?
嘉賓:烏江航道通航后,將極大地促進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工業布局。我省磷、煤、鋁等豐富的礦產資源等大宗貨物將順江而下,順水行舟,通江達海。同時,還可以做好大進大出物流工業廠家的沿江布局,使原材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去,并通過水路運輸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我省產品的市場價格競爭力。沿江老百姓也可通過烏江水運與長江干流經濟發達地區聯系起來,走區域優勢互補、共同富裕的道路,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航道的開通不僅對我省貨運物流起到促進作用,還將大大促進航道沿線的旅游發展,人們將有望乘船領略烏江迷人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與烏江厚重的歷史文化。
主持人:在烏江航道的施工建設中有何技術難題?怎樣攻克?
嘉賓:烏江干流河谷深切、河道彎曲、坡降陡、水位落差大、灘多流急,峽谷與寬谷交替出現,給施工帶來一定難度。為了克服碼頭選型這一行業內的技術難題,我省投入2000多萬元科研經費,與國內科研院所聯合進行技術攻關,以科技為支撐,提高航道的科技含量。針對水下礁石清查施工時間短、難度大等難題,我省將采用水上抓石船、水上鉆孔船等現代化的先進專業施工機具進行水下爆破施工,全力保障高質量完成施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