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多條高速公路關閉
2010-1-1 10:3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省氣象臺12月30日6時50分再次發布大霧紅色預警信號。其中南昌市出現能見度低于200米的濃霧,郊區能見度低于50米。由于大霧,我省多條高速公路被迫關閉,南昌部分客運汽車推遲發車,昌北機場27個進出港航班延誤。
江西7條高速公路全線封道
當天9時許,記者來到南昌市昌北、高速公路入口處。民警已經對高速公路出入口進行了管制。省高速交警一支隊醫大隊民警王輝告訴記者,大霧是從凌晨兩點開始,大霧最為嚴重的是時候,能見度在10米左右。
受大霧影響,江西境內杭瑞高速(九景段)、福銀高速(昌九段)、福銀高速(樂溫段)、樟吉高速(昌泰)、濟廣高速(景鷹段)、滬瑞高速(溫厚段)、滬昆高速(昌樟段)全線封道。此外,福銀高速(溫沙段)昌東、幽蘭、塔城、溫圳東、羅針收費站因霧封閉,臨川收費站協助其他路段分流。滬昆高速(梨溫段)東鄉、進賢、鷹潭西收費站因霧封道。10時后,大霧逐漸散去。11時左右,江西境內封閉的高速公路全部開通。(首席記者王劍華、實習生唐輝)
南昌部分長途客車推遲發車
30日上午,記者來到南昌長途汽車總站,據該站值班站長陳玉蘭介紹,當日上午有幾個車次受大霧影響而推遲發車。“7時由南昌到九江、南昌到宜春等地的車,由于昌九等高速公路上霧太大,出發后又不得不返回車站,在8時霧散開后再發車。而走國道的車次受影響不大,都準時發車。”
記者隨后從南昌客運段了解到,當日的大霧并未給鐵路運輸造成影響,鐵路行車一切正常。(記者王歡)
昌北機場27個航班延誤
30日,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因大霧彌漫能見度不足50米,導致27個進出港航班延誤,這也是該機場近期以來航班受天氣影響延誤數量最多的一次。其中13個進港航班延誤,14個出港航班延誤,延誤時間從20分鐘到1小時不等。11時許,昌北機場恢復正常秩序,因為等候時間較短,未發生旅客大面積滯留的情況。(記者袁輝翔)
12月30日凌晨3時40分許,樂平市濃霧彌漫,能見度極低。一輛大貨車撞破接渡鎮三岔路口楊子安村55號王明保家的門和墻,一頭“栽”進屋內,車廂被房屋混凝土橫梁擋住卡住橫在屋外。所幸住在一樓的王明保岳母范女士和她的孫子孫女和駕駛員都毫發未損,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程萬海、記者王景萍)
近期連續大霧是否正常?
30日上午,省氣象臺發布大霧紅色預警信號,這是我省今年第二次發布大霧紅色預警信號,就在28日,我省發布了今年首個大霧紅色預警信號。由于此次大霧時間長,一些市民紛紛打來電話,詢問大霧是否正常。就此,記者采訪了省氣象局等相關部門。
是霧不是霾
陳女士:聽說不容易散去的大霧是“霾”。那么,30日南昌的大霧持續了很久才散,這是否是“霾”?
答:30日,南昌市為大霧天氣,并不是市民擔心的“霾”。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有很大差別:霧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霾的形成是由于大量極細微的塵粒、煙粒、鹽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且能見度小于10公里。霾的日變化一般不明顯,持續出現時間較長。
我省水汽飽和,連續大霧正常
李先生:近期連續出現大霧是否正常?
答:在冬天,由于夜長,且出現晴天風小的機會較多,地面散熱比較迅速,接近地面的溫度急劇下降,這樣就使得近地面空氣層中的水汽,容易在后半夜到早晨達到飽和而凝結成小水滴,并且浮在近地層的空氣中,形成霧。所以冬天晴朗的早晨常常有霧。每年的12月份,我省的天氣以大霧居多。近幾天,我省連續出現大霧天氣,也主要是因為我省近段時間以小雨轉陰天的天氣為主,水汽趨于飽和。
張先生:為何近期南昌的大霧天氣持續時間特別長?
答:根據省氣象站監測到的信息,30日,我省23個縣市均出現大霧天氣,南昌正巧處于大霧的中心位置,能見度只有40米左右。因此,大霧持續時間較長,散得也較慢。
不會加重空氣污染,但污染物擴散差
王先生:大霧天氣是否會加重空氣污染?
答:大霧天氣下,空氣的污染指數會有所提高,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并不意味著大霧天氣會加重空氣的污染。在等量污染物排放的情況下,大霧天氣較晴好天氣來說,空氣中的水汽較重,流通條件差,因此,排放的污染物不能有效地擴散,所以大霧天氣下空氣的污染指數會高于晴好天氣。(記者駱巖巖)
大霧天氣暫停晨練
30日,記者從省城各大醫院了解到,近日醫院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明顯增多,主要是因為大霧天氣時,塵螨、病毒、細菌等都會附著在空氣中的水珠上,專家提醒近期市民暫停晨練或出行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