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關注中國“超級大堵車” 解讀背后深層次原因

2010-10-9 23: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連接首都北京與內蒙古、西北地區的京藏高速公路,近日接連發生嚴重擁堵并引起國際關注,該公路前日再排出長達120公里的車龍,有司機戲稱該路段已變成“龜速公路”,他們在車龍內兩個晝夜竟只能前進40米。
  自今年3月份以來,京藏高速公路頻繁發生堵車現象,從上月14日開始,前往北京方向更曾出現持續多日的大堵車。前日在內蒙古境內再次見到長達120公里的車龍。
  【香港《星島日報》9月4日報道】短暫通暢數天后,京藏高速公路近日再現“史上最嚴重塞車”,上萬輛貨車堵在內蒙古、河北前往北京的路段,長度達120公里,持續堵車令京藏高速公路變成了“大停車場”。
  該路段上個月中旬出現的大堵車曾持續10多天,長長的車龍從北京蜿蜒至百公里外的內蒙古,情況最嚴重時,車行一天不到一公里,其“壯觀”景象吸引外國傳媒紛紛報道。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9月2日文章】題:交通大堵塞致使中國運煤通道陷入混亂
  中國疾馳的經濟今天將北方的一條高速公路變成了120公里長的停車場。大約一萬多輛卡車擁堵在京藏高速上,這是一條從內蒙古向北京運送電煤的通道。
  人們將道路擁堵歸咎于時常發生的交通事故和道路維修。上月初,有關部門開始整修道路表面,由于超載卡車不斷從這里通過,道路表面已經坑坑洼洼。最新的交通堵塞始于周二新的交通規定開始執行的時候。
  幾乎所有被堵車輛都是卡車,它們只允許在夜里進入北京市,而普通客車不在這個限行規定之列。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率今年將超過9%,中國對電煤的需求也變得永無止境,電力是維持工廠和各行各業運轉的基礎。
  中國正努力建造公路和鐵路以滿足日益富裕起來的國人的需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購買私家車、出門旅行和購買高檔電器——從平板彩電到空調,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仍沒有趕上需求的擴大。因此,中國各地都出現了類似的交通堵塞。
  北京西北部再次發生大堵車使得國家媒體開始質問: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人們要求官員道歉,并解釋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堵車現象。國家媒體開始質疑是道路設計不合理,還是通行車輛太多造成的。
  本周的大堵車發生在110國道及京藏高速從內蒙古去往北京的方向。堵車隊伍中大多是運煤的卡車。這些卡車將煤從內蒙古運到首都北京和沿海地區。大堵車將這段120公里的高速公路變成了巨大的停車場。
  有報道稱,大堵車已從昨天開始有所好轉,警方和高速公路工作人員采取了應急行動,從而緩解了擁堵。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2日發表聲明說,造成大堵車的原因之一是河北省實施的交通限行。
  【香港《經濟日報》9月4日報道】京藏高速公路上月超過10天的大堵車,已成為國際新聞;想不到開通數天,長達120公里的車龍再度出現。內地輿論認為,堵車主因在于交通建設落后、各地利益難以協調,所以京藏高速堵車短期難以解決。
  接連的大堵車,表面看來是因為110國道修路所致,但專家指出,堵車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車多路少造成的。內蒙古作為內地重要的煤炭輸出基地,近年來發展迅速,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運煤車輛流向內蒙古,車流量短時間內劇增,現有的道路已經無法承受。
  據了解,內蒙古境內車流浪最大時達7萬輛,而內蒙古道路2033年前可承載的車流量為2.5萬輛至5萬輛,目前已提前23年超過預計的最高線。即使這樣擁堵,一些運輸煤炭的貨車依然不愿意分流繞行,而癥結就在于繞行車輛將要經過山西。一位專家說:“山西的煤炭在出省時公路可以收取煤檢費,如果這些運輸車繞行山西,也需要交煤檢費,這將極大地增加運輸成本!
  此外,拉煤車超載也是道路擁堵的原因,司機反映貨運價格太低,再加上一路上的過路費,如果不超載就沒有利潤。而一路上每個地區都有治理超載的站點,每到一個站點都要進行稱重、卸載,面對如此大量的大貨車,必然造成了擁堵。
  【美聯社北京9月3日電】成千上萬輛運煤卡車和其他車輛今天堵在北京通往西藏的高速公路上。自一條與其平行的公路今年夏天開始大修以來,京藏高速公路就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堵車事件。
  京藏高速公路一直存在堵車現象,今年8月中旬,擁堵情況加劇,部分原因是附近的北京通往新疆的高速公路正在進行道路建設,而且西北地區的一些煤礦也開始投入生產。
  從內蒙古等地拉煤運往沿海地區的卡車是造成擁堵的主要因素。中國大多數發電廠都是燃煤電廠,而煤炭對于繁榮發展的中國經濟來說至關重要。
  對于京藏高速大堵車,目前各方反映最集中的原因是:110國道大修、分段治超以及道路通行費居高不下導致的超載惡性循環。內地輿論普遍認為,京藏高速大堵車集中反映了當下政府服務職能的低效。
  輿論指出,這些年來,內蒙古進入東部地區的交通大動脈仍然只有一條京藏高速。而縱觀全國的交通圖,與沿海地區密如蛛網的高速公路網相比,內蒙古、山西這兩個產煤地區的高速公路則是“脈絡分明“。
  如何從宏觀方面認清區域經濟格局出現的新變化,統籌各方利益,打破物流瓶頸,是此次京藏高速大堵車暴露出來的最直接,也是最尖銳的問題。
  【《香港商報》9月3日報道】在分析如何化解中國大堵車時,美國一位交通專家稱,一味地建設新路也難以通堵,唯有綜合采用智能交通系統、浮動收取道路交通費、及時告知司機規避擁堵路段,才是可行之道。
  著有2008年暢銷書《開車經濟學:我們為什么這樣開車》的范德比爾特注意到,被堵在京藏高速的一位卡車司機稱:大家都只能跑京藏高速,因為其他高速收費太貴。他認為這是癥結所在,一件稀有商品若定價過低,人們就會為了省錢而不惜花費時間。
  他建議,官方可以嘗試使用一些新方式,如依靠智能交通系統,一旦發現車流量緩慢就設定新限速,以避免嚴重交通“沖擊波”,依靠媒體通知司機選擇其他路線、規避擁堵道路,同時按照現行道路占有率進行即時定價收費等更具持續性、更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