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方友誼物流收發貨環節管窺冷鏈斷點
2010-10-31 1:0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王秀香
從冷庫到超市,食品都是“凍”著的,可為何仍存在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餃子一下鍋就散,魚一下鍋就碎”現象還時有發生。其實,問題就出在易腐食品在各運輸環節間的溫度波動。也就是說,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物流過程中,有些環節并沒有嚴格按照低溫食品全程冷鏈的標準操作,出現了“斷鏈”的問題,從而使商品品質受到影響。
那么,哪些環節會容易出現斷鏈問題呢?下面,我們從東方友誼冷鏈物流實際運作中,看一看冷鏈斷鏈問題。
食品溫控未達標
東方友誼冷鏈物流事業部成立于2004年底,主要提供城市共同配送服務,作業對象為0~5℃環境下儲運的食品,包括熟食、奶制品、豆制品等。目前共同配送已經形成涵蓋育青、華夏等在內的9大核心客戶,配送網點覆蓋近500家,年配送規模達3億元。
東方友誼城市配送主要業務構架為:信息部-倉儲部-運輸部。主要流程是:供應商將自己的出貨單與門店訂單以及商品一同發到東方友誼;東方友誼通過內部單據流轉后,由運輸部交商品至超市收貨部。整個運營過程中,東方友誼對商品擁有控制力的惟一環節,是收貨后和交貨前的這個過程。作為致力于打造冷鏈物流領軍企業的專業物流公司,東方友誼以現代化的冷庫和全程GPS監控的運輸車為保障,使商品從進入到運出整個環節,都能夠做到完全按照品控要求進行操作,從未出現任何由于溫度不達標而影響商品質量問題。
但實際上,在東方友誼冷鏈物流與門店收貨部交接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因商品溫度不達標造成退貨的問題。那么,這種問題出現在哪里?是什么環節造成了商品溫度無法達標?以下就從與供應商和門店交接的收、發貨兩個環節,做進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問題出現在哪里?
東方友誼日常運作的常態是:每天晚上10點到凌晨3點接收供應商送來的貨品。供應商把商品送到東方友誼倉儲部的時候,東方友誼會通過多環節檢測,對商品的數量、溫度、重量進行驗對。
很多情況下,供應商都是用普通運輸車將商品送到東方友誼公司,溫度根本達不到要求,但卻要求東方友誼必須把商品送到超市,并與東方友誼簽訂經濟合同,書面約定“非物流公司責任形成的退貨,東方友誼不承擔經濟損失”。在這種情況下,東方友誼只有將貨物接下來,并利用自己完善的冷庫和運輸設備對商品進行降溫處理,盡量使商品溫度達到溫控要求。但由于收發貨時間限制,有時溫度也無法迅速降至規定溫度。
在東方友誼與超市門店交貨對接的環節,也同樣存在許多商品溫度不受控的情況。東方友誼將商品送到門店收貨部時大致為早晨6點至8點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正是物流供應商們集中交貨的時間,容易導致集中等候。而且,一般情況下,物流供應商并不只負責一家門店的交貨,為了不耽擱為下一家門店交貨,大多數物流商采取甩人的方式——留下貨和交貨人員等候。這樣,商品就會暴露在露天,造成冷鏈的斷鏈。
原因何在?
大多情況下,人們往往認為,食品從生產地到低溫物流冷庫,或經冷鏈運輸到消費者手中,中間只要冷庫的溫度達標、冷藏運輸過程達標,就可以相對保證食品的質量。而市場上也確實存在一些第三方物流商,在運輸低溫食品時,“該用冷藏的不用冷藏,用了冷藏的也不達標”,所以,通常產品有問題時,都認為是出現在運輸過程中。
然而,從上面人們對東方友誼冷鏈物流案例的分析中看到,事實卻并非完全如此。從東方友誼冷鏈物流收發貨環節,看到了冷鏈的斷鏈問題。也由此,不難想到在其他銜接環節的斷鏈現象。比如農產品在田間或基地運轉的供應商管理期間,再如消費者從超市買完商品到回家的過程中等,這么多斷鏈環節,如果某一商品在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那商品的品質肯定就得不到保障。那么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問題的出現呢?
一是冷鏈物流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冷鏈是一個系統工程,而不是某一家物流公司就能夠獨立完成的。就整體冷鏈體系而言,我國的食品冷鏈遠未形成體系。據統計,目前我國大約90%肉類、80%水產品及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還在沒有冷鏈保證的情況下運銷,冷鏈物流發展的滯后,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食品產業的發展。
二是食品冷鏈的市場化程度不高。我國易腐食品除了外貿出口部分,國內銷售部分的物流配送業務多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第三方食品冷鏈物流發展十分滯后。而一些規范的第三方冷鏈公司,由于與生產商和經銷商的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對接不夠暢通,準確性和及時性不夠,造成食品冷鏈的成本和商品損耗很高。
三是食品冷鏈的硬件設施得不到保障。近年來,一些生產商已經開始意識到第三方物流的好處,并將運輸環節轉移到專業公司。但生產商為了降低成本,將商品運至物流公司的過程中,不采用冷藏車運輸,也就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提供全程的低溫保障。
四是食品冷鏈上下游企業,沒有能力以經濟的手斷實現有效整合。由于我國的分銷渠道從過去的一、二、三級批發,轉變成生產商通過物流商直接面對市場的模式時間較短,上下游之間的銜接基本是一種業務關系,彼此相對獨立,沒有形成利益的共同體;而企業又很難具備用經濟手斷整合上下游的實力,供應鏈整體作戰的格局無法確立。
解決措施
首先,政府推動是冷鏈物流市場成熟的重要手段。任何一個市場的成長,不但需要經濟的支撐,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動。政府高度重視了,行業有了全面的監管機制,隨著經濟的發展,冷鏈市場才會逐漸成熟起來。2009年,我國行業發展規劃,把物流業放在十大振興規劃之中,這對于物流業將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但應有具體的措施盡快跟進,否則,僅一個規劃的出臺也無法實現推動物流事業發展。
其次,要盡快制定相關行業標準。要保證冷鏈物流的每一個環節不出現問題,一個重要的保障措施是,必須每個環節都要有相關標準來規范。
冷鏈物流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就目前物流行業的發展現狀看,確實令人堪憂。要擺脫這種令人堪憂的局面,單靠某一個企業無法實現,需要政府、供應商、物流企業以及經銷商的共同努力?梢哉f,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對商品品質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這個損失遠不只企業利益受損這么簡單,它最終損害的是人類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