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打基礎 加速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
2010-10-28 13: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自省委、省政府提請國務院申報設立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以來,懷寧超前準備,積極謀劃,各項工作快速推進。自2009年12月以來,懷寧主要抓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密切關注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的動態,積極對上搞好銜接,超前做好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有關前期工作,2009年12月份編制《懷寧縣承接產業轉移概念性規劃》。第二,按照“穩一、強二、進三”思路,加快推進三次產業規劃建設。一是加快發展區農業、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和綜合效益,降低農業總產值占GDP比重。二是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手筆規劃,拓展園區,強勢 招商引資,爭取項目落戶,打造產業集群,運用現代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增強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載體。第三,科學編制承接產業轉移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省、市承接產業轉移動員大會后,懷寧縣委、縣政府根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和省、市《決定》、《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懷寧實際,2010年元月份,委托安徽建筑工業學院編制了《宜北(懷寧)機械制造與汽車零部件加工產業集聚區規劃》,并責成相關部門組織專門力量出臺了《懷寧縣承接產業轉移實施方案》,有力保證了全縣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科學健康向前發展。
空間布局和比較優勢
(一)空間布局設想
懷寧縣空間布局的總體設想是:著力打造“兩核、一軸、兩片”承接產業轉移集中區。“兩核”即月山核、高河核,沿206國道為一軸,分月山、石鏡片和高河、茶嶺、秀山、涼亭片。規劃到2020年建設100平方公里的兩片產業集聚區,其中茶嶺片主要承接機械制造與汽車零部件加工產業,月山片主要承接發展物流產業。
(二)選址比較優勢
1、茶嶺片比較優勢。該片包括高河、茶嶺、涼亭、秀山四個鄉鎮。
一是區位交通優勢。該片區與安慶市區最近距離僅10公里,離安慶市區、港口、機場僅10—15分鐘車程,緊臨合安、滬蓉高速公路和合九鐵路安慶西站,206國道穿區而過。緊臨懷寧新縣城,與懷寧縣工業園自成一體。
二是自然地質優勢。片區內絕大部分屬丘陵崗地,面積85平方公里,整個片區地貌落差小,可以大大降低承接產業轉移建設成本。
三是基礎設施優勢。該片區有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變電站各一所,電力保障充足。周邊有觀音洞、三鴉寺、芝麻湖等大型水庫,還可以從臨近的菜籽糊和長江引水,水資源豐富。
四是產業基礎優勢。申報設立機械制造與汽車零部件加工產業集聚區,基于以下考慮:(1)具備機械制造與汽車零部件產業配套基礎,全縣機械制造與汽車零部件加工企業157家,產業工人達15000余人。(2)金拱、高河等地已自發形成買全國賣全國的汽車零部件配套市場,在此基礎上,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已在縣工業園規劃建設18平方米的汽車零部件專業市場,將于明年5月1日開市,以此牽動機械制造與汽車零部件加工產業發展。
五是環境承載優勢。區內自然生態優美,環境容量大,承接機械制造與汽車零部件加工、物流業為主的低污染負荷產業十分適宜。
2、月山片比較優勢。該片包括月山、石鏡兩鄉鎮。
一是區位交通優勢。該片與安慶市區接壤,是安慶城區發展的重點方向;立體化交通優勢明顯,是安慶交通樞
紐。
二是貨物量充足。該片是懷寧工業經濟發展較好的區域,區內企業數量較多,重點企業有上峰水泥、海螺水泥、吉寬再生資源公司等,其它地區貨物與部分從此外運,有充足的物流資源。目前全年的物流量可達1000萬噸以上,適宜打造物流產業園區。
下步推進舉措
“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發展”的戰略步驟,全力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
第一,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承接產業轉移的支撐力。夯實發展基礎,實現交通大循環、物流大發展、資源大整合、要素大聚集。
首先,構建區域交通樞紐。圍繞構建“承東啟西、東南貫北”的區域性交通樞紐的目標,緊盯省際交通運輸網絡發展動態和全市道路交通體系發展變化,按照多層次全方位銜接的思路,改進縣域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其次,彰顯資源要素優勢。加強土地儲備。加強土地管理改革,全面提升土地利用與管理水平,有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加強人才培養。根據承接產業轉移的需要,切實抓好人才的培養教育,加大職業技術培訓力度。加強信息交通交流。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產業轉移區域在信息領域的對接,構建區域一體化的快速信息通道。加強資金融合。大力扶持優勢龍頭企業上市融資,加強資本直接融通能力。推動設立村鎮銀行,扶持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吸引股份制商業銀行、擔保公司設立分支機構,大力發展金融服務機構。辦好銀企對接會,搞好資金供需對接。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優化金融環境。大力推進全民創業,激活民間資本。加強能源保障。
再次,建設區域物流中心。著力打造三個物流重心區。一是以高河為中心的物流中心。二是以月山為中心,依托石門湖航運綜合開發和鐵路貨運站建設大型物流區。三是以石牌為中心的農副產品集散中心。
最后,塑造城鎮化示范樣板。在城鎮發展戰略布局上突出“一核三極”。突出“一核”是突出以高河為核心的縣城建設。突出“三極”是指加強石牌、月山、黃墩三個中心鎮建設。
第二,加強平臺建設,提升承接產業轉移承載力。力促縣工業園擴容升級,加強宜北機械與汽車零部件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推進平山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建設,以及推進鄉鎮工業集聚區建設。
第三,推動產業升級,提高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力。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鼓勵發展高新產業,扶持培育薄弱產業,突出抓好招商引資。
第四,營造良好氛圍,強化承接產業轉移保障力。承接產業轉移,觀念更新是前提,環境優化是保障,作風扎實是關鍵。
一要轉變觀念,增強意識。樹立市場經濟的開放觀念與經濟全球化的觀念,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在思想上迅速同發達地區對接,以一種時不我待、舍我其誰的精神狀態,主動出擊,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
二要完善體制,優化環境。通過不斷改善制度、體制、觀念等各種軟環境因素,使之與資源、成本優勢更緊密的結合。
三要改進作風,務求實效。承以實事求是的精神、扎實苦干的作風、一點一滴做起,少講空話、多干實事,使加快發展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