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醫藥貿易摩擦呈常態化 外貿面臨環境復雜化

2010-10-25 14: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涉案產品范圍、涉案國家、涉案金額均在擴大,再加上各國加緊修訂進口醫藥產品相關法規,未來對華貿易壁壘必將門檻高筑。   第108屆廣交會醫保展召開在即,卻再次遭遇中美匯率之戰,而且中國醫藥外貿面臨的外部環境更為復雜。
  “目前國際上對中國出口企業設置的貿易壁壘進一步抬頭,已經從勞動密集型企業擴大至高新企業、服務業,壁壘設置向市場準入、知識產權和勞動保護等方面拓展!鄙虅詹客赓Q司商務參贊蘇晶向《醫藥經濟報》記者指出,2009年中國出口金額占全球的9.6%,但遭遇到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分別占全球的40%和75%,同時,近期歐美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紛紛壓低幣值,無疑給中國出口帶來巨大挑戰。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醫藥領域的貿易沖突亦在進一步加劇。不僅與歐美國家會發生貿易戰,不少新興市場國家也會出于維護本國利益的考慮,對中國制造產品加以限制,從而可能使中國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摩擦案件數量呈顯著上升趨勢。
  反傾銷影響持續發酵
  自金融危機以來,不少國家因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出于維護本國企業利益的考慮,對中國制造產品特別是對低端醫藥產品加以限制,貿易摩擦明顯增多。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下稱“醫保商會”)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醫藥保健品行業的貿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國外對華反傾銷調查,發起案件有4起,涉案產品包括一次性注射器、青霉素工業鹽,涉案金額達2.4億美元,涉及阿根廷、印度、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以往中國醫藥類產品遭遇國外反傾銷調查的產品90%以上是西藥原料藥,而自2008年下半年巴西、烏克蘭對中國一次性注射器提起反傾銷調查之后,2009年9月,阿根廷又對同一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為458萬美元。記者從醫保商會信息法律部獲悉,阿根廷決定再延長對中國產一次性注射器反傾銷調查期限,且未來仍將繼續對此進行反傾銷調查。
  今年以來,受反傾銷調查影響,中國對阿根廷出口一次性注射器量價同減。據海關統計,今年1~7月,中國對阿根廷出口一次性注射器4654萬支,出口金額為114萬美元,數量和金額分別下降55.14%和54.04%。今年9月7日,阿根廷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塑料皮下注射器不采取臨時反傾銷措施,并繼續進行反傾銷調查。
  在西藥方面,今年5月底,南非對中國、美國產撲熱息痛再次啟動反傾銷日落審查。這是南非自1994年開始對來自中國、法國、美國的撲熱息痛發起反傾銷調查的第二次日落復審。
  另據商務部統計,去年美國對中國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雙反”案件多達27起,關于知識產權糾紛的案件更有數千件。而進入2010年以來,美國采取的對中國貿易保護措施更是有增無減,且呈現升級趨勢。除了過去一直使用的“雙反”調查、知識產權調查等手段外,去年9月的“輪胎特保案”開創了美國對華貿易遏制的危險先河。有業界專家指出,“輪胎特保案”后,必將有更多的美國利益群體要求政府對我國輸美產品征收特別關稅,從而使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摩擦的危險性進一步增加,醫藥對外貿易局勢必將長期處于復雜境地。
  對華貿易加速筑壘
  醫保商會綜合部主任許銘向記者表示,目前,對華醫藥貿易磨擦呈現涉案產品范圍由原料藥擴展到醫療器械類、涉案國家從傳統市場向新興市場擴展、涉案金額逐年增加等特點。
  據醫保商會統計顯示,以往醫藥類產品主要起訴國家是印度,從2008年開始,一些新興市場如巴西、烏克蘭和阿根廷也開始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
  從涉案金額看,2006年以前,個案的涉案金額都不到1000萬美元;2006年印度對青霉素工業鹽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為9950萬美元;2007年印度對頭孢曲松提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為1560萬美元;2008年下半年,印度再次對青霉素工業鹽提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達2.3億美元,成為國際上對華醫藥產品反傾銷涉案金額最大的案件。
  此外,對中國調查預警案件亦有增多跡象。2009年2月份,美國對中國氨基葡萄糖發起337宗調查;另有2起預警的案件,一起是俄羅斯對我一次性注射器保障措施調查預警,另一起是印度對青霉素及6-APA及其衍生物反傾銷調查的預警。
  同時,各國針對進口醫藥產品的相關法規亦在加緊修訂之中,未來對華貿易壁壘必將門檻高筑。
  “如果外需市場因為高筑的貿易壁壘而遲遲難以打開,部分不斷增加的先進產能就有可能反過來成為國內市場的過剩產能。”上海國際金融學院院長陸紅軍教授提出自己的擔心:國內企業花了大價錢進行的投資卻難有理想回報,必將影響產業進一步更新的步伐。
  事實上,美升級對華貿易保護措施后,歐盟和部分發展中國家紛紛效尤。
  據悉,繼今年年初,韓國宣布對中國氯化膽堿日落復審,終裁裁定征收3年10.28%~27.55%的反傾銷稅后,韓國方面亦開始加速對進口藥品管理法的修訂進程。8月16日,韓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向WTO/TBT通報了進口藥品管理法修訂提案,將麝香加入實驗室檢查項目清單。此外,該提案規定,如果檢查進口材料,必須將檢查內容輸入電子系統。該修訂提案還要求在5年綜合計劃中將所有“韓國藥典”或“韓國草藥典”列出的進口的原材料加入實驗室檢查項目清單。
  “中美貿易摩擦必將愈演愈烈,因為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的主因不在于美國是否想增加出口,也不是人民幣匯率低估,而是我國商品國際市場份額提升后對原有國際貿易格局形成挑戰后的必然結果。”許銘認為,對華貿易摩擦漸成常態的現實,要求我們形成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各司其職、互相補充的貿易救濟機制,防止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產生不斷擴散的“漣漪效應”,而國內亦必須針對有效限制過度投資和由此帶來的過剩產能提出有效對策,以及對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消費和投資結構以及地區發展結構進行內部調整,以期改變失衡狀態,減少外圍的矛盾與壓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