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供應商管理體系,降低采購成本
2010-10-24 11: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應商認證應該從技術、質量、服務、價格、商業等各個方面考核供應商,因此,在認證考核供應商之前,企業各部門必須溝通。而建立完善的供應商管理體系,需要制定明確的目標、流程、詳細的供應商認證標準,并在產品設計階段就開始實施。此外,在供應商管理體系中,定期的供應商分析和器件分析,是進行供應商管理、商務談判的有效工具。
-
只有建立系統的供應商管理體系,通過各種分析,才能有效的實施降低采購成本的具體方法:如供應商早期介入(ESI)、元件替換、本地化/國產化、提高商業信譽、合同價格等。
供應商認證:
如果研發、質量、采購等部門缺乏溝通,在選擇供應商時會有不同見解,造成商務和技術評估相互獨立。
通常情況下,供應商認證應該由采購(或專門的資源開發)部門負責,并由技術、質量等部門共同完成。采購人員重點評估供應商的價格、供貨周期、生產能力和規模、產品種類、財務狀況;技術人員評估供應商的技術支持能力、研究開發能力;質量部門則注重供應商的產品質量、質量體系等等。
對供應商的認證不可能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每個方面,以下各點是在具體審核中容易控制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1、 質量體系審核
是否實施ISO9000體系。
質量保證:1)供應商控制缺陷的方法。2)供應商內部審核體系是否有效運行。3)供應商是否實施了有效的質量評估工具。4)產品可靠性控制。
文件控制:文件控制的流程是否存在,控制如何。
檢驗方面:如何進行缺陷識別、記錄、分析等;是否有預防措施、統計學過程控制;設備的校準是否處于受控狀態。
2、技術審核
是否有足夠的開發能力;研究開發投入的比例;設備是否先進;應用軟件是否全面;生產中是否有統計過程控制(SPC);對于關鍵環節來說,Cpk是否大于1.5等等。
3、客戶服務能力審核:
是否執行ESI,與客戶一起制定技術開發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