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運輸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健康發展
2010-10-22 3: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跨越、綠色、和諧、統籌發展的要求,以做好“三個服務”、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 不斷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努力促進道路運輸業健康發展。
“散兵游勇”向公司化經營轉變
近年來,青海省道路運輸業有了較快發展。到2009年年底,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0多萬輛,其中營業性客貨運輸車輛7.17萬輛,從事道路運輸的經營戶達3.5萬戶,從業人員超過14萬人。然而,過去這些車輛大都為個體經營者掛靠經營,盲目經營、效益低下、管理缺位等問題突出。為此,交通運輸部門通過股份制改造、企業整合重組、組建運輸集團等形式,引導和推動個體經營者由“散兵游勇”向公司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轉變。目前,已形成由20多家大型客貨運輸企業為主導、多種經營形式并存、公車公營比率逐年提高、企業適應市場需求與自主調配資源能力明顯增強、經濟效益逐步提高的良好局面。同時,危險貨物運輸市場清理整頓后,原來全省200多家危貨運輸企業減少到現在的26家,從事危貨運輸的800多輛車全部達到一級標準,并且全部由專業企業經營。
為加快車型結構調整、提高運輸服務質量,2003年6月,青海率先推行以服務質量為中心的經營權招投標,目前已累計完成8批、404條班線、457個項目、1184輛客運車輛經營權招投標和3批120輛車的道路旅游客運經營權招投標。營運車輛車型檔次和技術等級逐年提高,目前,干線公路運營的客運車輛已全部達到中級以上技術標準。同時,青海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推動老舊貨運車輛的淘汰更新,引導貨運車輛向多軸、重載型發展。2000年至2009年,全省貨運車輛總噸位增長96%,平均噸位增長12%,形成了從事長途運輸的多軸重載車輛多、用于短途駁載配送的輕型車輛多、中型車輛相對較少的“啞鈴式”結構格局。
營運車輛GPS安裝全面鋪開
在運輸管理方式上,青海省交通部門努力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并以此促進企業組織化、規模化經營,提高車輛利用率。青海先后研發并應用了“青海省道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青海道路水路運輸在線網站”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從今年6月4日起,青海開始推廣應用GPS技術,并開通營運車輛GPS動態信息公共服務交換和監控系統省級平臺;凡在青海境內注冊從事營業性道路運輸的縣際以上營運客車、旅游客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承擔玉樹災后重建指令性物資運輸的車輛,都要安裝GPS車載終端。目前,安裝工作正全面鋪開,縱橫、凱達、朝陽等三家大型運輸企業的車輛,已經實現了實時動態監管。
路通車通 客運發達
在運輸組織上,青海充分利用近年來公路建設取得的成果,沿高速公路開通了西寧至蘭州、銀川、太原以及塔爾寺、互助、湟源等省際、市際高速客運班線,使高速客運線路達到25條,日發338班。按照“路通車通”的要求,青海大力發展農村客運,使全省89%的鄉鎮、74%的建制村通了班車。在城鄉公交一體化方面,目前,全省已開通城際、城鄉公交一體化線路52條, 近百萬人受益。
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關于“打造高原旅游名省”的要求,交通部門加快發展旅游客運,目前,全省旅游客運企業發展到17家,旅游車輛達到373輛。在今年試點開通西寧至青海湖景區定線旅游客運的基礎上,交通部門還計劃在省內其他著名景點逐步開通定線旅游客運,并在重要景區建設一批旅游車站。
在加強重點運輸的組織協調方面,青海交通部門確保重要時段旅客運輸、重點物資運輸以及搶險救災運輸的及時到位。今年,在順利完成春運、塔爾寺燈節等重點時段運輸的同時,交通部門全力做好玉樹地震搶險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的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