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北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2010-10-21 12: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寧波北侖建區20多年來,經濟社會持續高速發展,發展水平居省、市前列。依托良好的經濟基礎,近年來北侖各保險機構充分發揮自身技術、服務、管理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經濟社會建設,充分發揮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據統計,截至2010年8月底,北侖區(含開發區)共有商業保險主體22家,其中產險主體15家,壽險主體7家。2010年1月至8月全區保費收入5.78億元,其中產險保費3.48億元,壽險保費2.29億元,增幅均在15%以上。
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為外向型經濟保駕護航
北侖經濟外向度高,經濟社會發展對外依存度高,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2010年上半年實現進出口總額65.9億美元,居全市各縣(市)區第一,甚至超過了中西部地區的一個省的進出口總額。金融危機以來,為幫助區內進出口企業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規避外匯風險,北侖區積極在進出口企業中推廣出口信用保險。2009年5月,北侖區開展了國內首個中小企業信用保險保障機制創新試點,由外貿服務公司與信用保險公司合作,對代辦出口業務的中小企業統一代辦理信用保險業務,不設投保規模和最低保費限制,方便中小出口企業參保,有效降低中小企業收匯風險。2009年,北侖區出口信用保險投保金額達43700萬美元,保費收入達到271萬美元,賠付額達到326萬美元,規模居全市第三位。
探索新農合北侖模式,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從2004年1月1日開始,北侖區按照“政府統籌,社會化運作”的思路,確定了由商業保險公司為實施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的北侖模式,探索出一條以商業保險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新路。這一運作模式引起省、市各大媒體高度關注,被中國保監會確定為“北侖模式”列入試點。近年來,北侖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不斷完善,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廣大群眾參保積極,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10年全區參保人數達到18.2萬人,參合率97.97%,籌資總額6915萬元,住院和門診費用的實際補償率分別達到42.73%和29.71%,生育補償人均達到807.74元,還為參合群眾開展免費健康體檢,為廣大農村居民提供了基本醫療保障。2009年,北侖區在梅山島開展新農合附加意外傷害保險試點,目前全區新農合參保人員附加意外傷害保險方案正在醞釀當中。
推廣政策性農保和農房保險,為農民撐起“保護傘”
政策性農業保險和農村住房保險是“政府組織推動,農民自愿參保,財政資金補助,保險公司經營”的保險項目,它們的推廣實施,很好地分散了農業生產的風險,補償了農民的財產損失,為北侖區促進城鄉和諧發展提供了風險保障。北侖區從2007年開始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并將其列入“民生提升行動計劃”在全區推廣實施,目前已設立了水稻、能繁母豬、奶牛、油菜、林木火災、生豬、大棚蔬菜7個險種,對于不同的險種政府分別給予60%~100%的保費補貼,農業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北侖區的政策性農房保險試點從2007年開始實施以來,已實現應保盡保,每戶每年保費標準10元,其中農戶交費3元,其余由市、區財政補助,每戶最高可賠付1.8萬元。
當前,北侖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也為保險業發展壯大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和廣闊天地。為此,要鼓勵和推動商業保險公司更好地發揮自身效能,在創新保險產品、提升保險服務、擴大保險覆蓋面等方面下工夫,服務經濟發展,參與社會管理,實現保險業與北侖經濟社會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一是致力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要把保險業改革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立足于服務臨港經濟建設,大力推動保險在高新技術產業化、現代物流、商貿會展等領域的創新和應用,支持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要繼續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在支持“走出去”戰略中的作用;要結合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實際,積極發展民營企業需要的保險產品,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堅強后盾;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穩步發展個人住房、汽車等消費信貸保險。目前我們已經為全體“知聯會”成員及全區臺資企業高管投保了人身意外保險,作為服務企業的一項新舉措。
二是致力于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北侖區已經實現了養老保障人群全覆蓋,但人口老齡化、高齡化進程加快,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增大,養老金替代率相對較低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僅依靠政府,財力有所不逮。北侖區是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和臨港產業集聚區,大企業多、效益好、財力雄厚,據此,可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在有條件的企業首先發展企業年金業務,作為基本養老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提高退休職工生活保障水平,減輕政府在社會保障方面的壓力。同時,加快保險業改革,建立一個政府、企業和個人責任分擔、風險分散的社會保障體系,充分發揮商業保險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中的作用。
三是致力于構建“三農”保障新體系。加大對農業農村的保障力度,在繼續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和農村住房保險的基礎上,創新保險產品,擴大保險范圍,如針對北侖區臺風等災害多發的實際,加強巨災保險研究,探索建立巨災保險體系等,努力提高“三農”的防災能力,保障城鄉一體化建設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