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觀察: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當調未調,玩家看法現分歧
2010-10-21 11: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C1觀察,C1數據顯示三地原油22個工作日移動變化率在本周二已突破4%,也就是說國內成品油上調的必要條件已達到亦即成品油調價窗口已然開啟,但截止本周三發改委仍未有調價之舉。目前不少國內玩家對這次能否調價意見相左,小部分認為發改委推遲甚至放棄調價。 看空此次調價的市場人士認為,國內成品油調價必然條件達到,但近期政冶、社會因素或令發改委對調價相對猶豫。今年以來國內通貨膨脹不斷加劇,央行在本周二加息奕證明了近月CPI指數高企,成品油漲價勢必加大通脹壓力;另一方面,原油周二大跌顯示了支撐原油的基礎面比較薄弱,原油經過前輪上揚或迎來一段震蕩回落的局面, 因此發改委為了減輕CPI壓力,或將推遲甚至放棄調價。 另外,也有關注政治層面的石油人士表示,目前正是黨代會召開期間,國家發改委在此期間傾向保證國內油價穩定。
但大多市場人士對調價呈樂觀態度,表示國內成品油調價條件已達到,國家發改委遲早會上調零售價格。一方面,自推出成品油調價機制以來,國家發改委基本上遵循其制定的調價規則,如果這次不調,將無法取信于公眾;另一方面,國際原油上漲,國內石油巨頭必然面臨煉油成本上升的困局,或許會采取控銷等手段來削減供應,且高企的市場價格亦在調價預期下不斷受囤貨等行為支撐,最終發改委將妥協于價漲量縮的油荒局面。
另外,據C1計算,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此次零售價上推或僅有120-150元/噸,對于整體CPI的影響或將有限,因此不排除發改委將于近日調價,且根據以往經驗,零售價上調往往是滯后。
目前,我國的成品油定價根據2009年5月公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進行,即以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準,加上合理流通費用、國內平均加工成本和適當利潤等確定成品油銷售價。當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就可以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