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天津投260億元新建改建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2010-10-20 23: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今年,一些農副產品出現了價格波動,綠豆、大蒜、雞蛋、白糖等,一度出現了價格走高。對于這些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群眾都特別關心。人們希望市場繁榮,供應充足,價格穩定。為進一步加強我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菜市場建設、服務與管理,重點抓好肉、蛋、奶、魚、菜、果等農副產品的流通和供應,本市實施農產品擴大流通工程,建立蔬菜儲備制度,健全監測調控。近期,本市就推進“菜籃子”流通工程提出諸多實施意見,目的是實現農副產品供應均衡、品種豐富、流通過程可追溯、質量安全有保障,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3大現代化批發市場將建成 
    2010至2012年計劃總投資260億元,建設3家現代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提升改造37家傳統批發市場,加強對外埠農副產品的吸納力和批發集散力。預計增加交易額700億元,增創利稅3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1.5萬余個,帶動相關行業從業5萬余人。 
    武清區 
    推進環渤海綠色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設。計劃總投資11.4億元,占地1085畝。以熱帶農產品、綠色農產品集散為特色,以海南、新疆、山東等地的果蔬基地為依托,建立熱帶農產品北運、西部農產品東進的物流主渠道。 
    靜海區 
    推進津京國際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計劃總投資80億元,占地7450畝。引進法國漢吉斯公司的運營管理、物流配送和電子信息系統,做大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建設成為輻射全國的農副產品物流加工基地。 
    東麗區 
    推進雨潤天津食品全球采購中心建設。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占地3276畝。集農副產品展示交易、冷藏加工、檢驗檢測等功能于一體,同時開展餐飲、商務、住宿、購物等多項配套服務。 

  8億元支持建設供應基地 
    本市推進30家產地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改造。推進武清大沙河、靜海范莊子等10個產地蔬菜批發市場改造。完善茶淀葡萄、薊縣出頭嶺食用菌等10個特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功能。發展薊縣農產品、津南寶鮮物流等10個加工配送中心,提高農副產品深加工能力。提升7家城區供應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功能。計劃總投資14.1億元,推動紅旗農貿二期、韓家墅農產品二期、金元寶濱海農副產品四期、水產集團冷藏加工二期、老板娘食品城三期等項目的擴建,以及金鐘農產品、何莊子交易中心項目的改造升級。健全完善市場信息、檢驗檢測、質量追溯、結算管理、冷藏加工、物流配送、垃圾處理等七項服務功能。 
    2010至2012年計劃投資8億元,支持建設一批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提升菜市場服務功能,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社區便民超市,方便居民消費。 
    200家菜市場“標準化” 
    支持大型連鎖企業在原產地建立農副產品供應基地,2年內,支持華潤萬家、津工等大型連鎖超市建立20個定點供應基地或配送分撥中心,形成穩固的直采、直供、直銷渠道。推進傲綠任豐祥、薊縣綠色食品等農副產品經營龍頭企業,5年內在城鎮建立50個綠色農副產品超市,專營有機、綠色、無公害的放心農副產品。 
    新建和提升標準化菜市場。計劃新建和提升標準化菜市場200家。5年內在中心城區和新城、小城鎮,建設和改造提升100家標準化菜市場,建筑面積達25萬平方米;培育建成100家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示范菜市場。 
    計劃新增社區便民超市400家。2年內力爭引進日本“7-11”、香港華潤、臺灣全家等國內外知名連鎖便民店在本市開設400家門店。增加津工超市的農副產品銷售能力,實現95%以上的店鋪可供應蔬菜、生肉等。推進物美、大方便利等便民超市增加社區門店。 
    管理 
    所有菜市場都可 
    檢測農藥殘留 
    2年內投資2億元,建立健全屠宰企業、批發市場、菜市場監測和檢測系統,確保上市農副產品質量安全可靠;完善農副產品儲備體系。健全批發市場和菜市場檢測系統。在所有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菜市場建立農藥殘留檢測系統。實現對屠宰行業生產加工全過程的監控。建設市場運行監測調控中心,實現對市場運行監測網、儲備商品網、生豬屠宰網、應急商品監測網的統一監測,提高集中監測分析能力。完善農副產品儲備體系。建立蔬菜儲備制度,增加牛羊肉、方便面、礦泉水等應急生活必需品的儲備,強化應急調控能力。 
    “綠色通道” 
    “鮮活”農產品 
    制定完善全市“菜籃子”工程流通發展規劃,在中心城區和新城、小城鎮建設中明確商業設施預留面積,與住宅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使用。有序引進國內外知名農副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大型流通企業,積極培育自主品牌和市場主體,形成完整的農副產品流通市場體系。重點落實對“菜籃子”產品初加工和流通企業簡化增值稅抵扣手續,取消不合理行政事業性收費。落實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通行費政策,確保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暢通。為確保淡季、重要節日期間和突發事件特殊時期的市場供應,市商業發展基金每年列支專項資金,用于蔬菜、豬肉、牛羊肉等生活必需品的應急調控。(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