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今年已引資近百億
2010-10-20 23: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我們集中區每位工作人員現在工作都很辛苦,比如辦公室這塊,對應著省市很多部門,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做。由于暫時人手較少,大家都是經常晚上、周末的加班。”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張國寶說,但是自從今年1月份成立以來,通過這半年多的快速發展,示范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到辦公樓、廠房、路網等等這個一切在我們手中從無到有,我們辛苦之余也倍感振奮。
截至目前,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已簽約項目21個、總投資97.79億元,包括全國物流排名前40位的企業深圳共速達公司、投資10億元的閩江金屬物流園、一期投資22.4億元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園項目、昆山建偉物流園等,其中優異光伏等6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此外,還有正在洽談和意向簽約項目6個,總投資約22億元。
3年內用60億完善基礎設施
作為馬鞍山市承接產業轉移的主戰場之一,成立于今年1月28日的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的總體規劃面積為131平方公里。自建設以來,示范區一貫堅持“高點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的理念,力圖通過大規模、高水平承接轉移,提升傳統產業,做強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目前,示范區的總體規劃已報請國家建設部授權省建設廳批準,中心鎮規劃、起步區城市設計規劃已通過市政府評審,防洪規劃、環保規劃等6個規劃已完成編制初稿,正按程序報相關部門審批。根據前期規劃設想,示范區將用力爭用3-5年的時間建成一個以高新技術產業、現代制造業、現代物流業為支撐的產業園,一個與國際慣例接軌、與現代市場經濟接軌的創業園,一個人居環境優雅、社會和諧發展、充滿生機活力的生態園。
目前,18平方公里的示范區起步區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全面展開,規劃布局為“兩區四園”,即商貿生活服務區、現代物流產業園、光伏產業園、機械裝備制造產業園和創意產業園和3平方公里的政務及生活服務區。土地征遷和交通、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快推進,24公里長的5條道路已經開工,其中4條道路將于年內通車。此外,22萬伏、11萬伏兩座變電所也將于明年5月投入使用。
張國寶介紹,未來三年內,會有大批基礎設施在示范區內開工,到2013年,起步區可實現供水、排水、電力、燃氣、郵政、電信、道路、有線電視等“八通一平”。據初步估算,未來三年,示范區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將達到60個億。
與馬蕪錯位發展 主攻3大產業集群
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位于馬鞍山和蕪湖兩大皖江產業基礎較好的工業城市之間,與安徽省五大開發區接壤,周邊擁有成熟的鋼鐵產業、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食品加工、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等特色產業集群,為示范區承接產業轉移奠定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同時,示范區還有擁有門類齊全的生產要素齊全和相對低廉的生產成本。馬鞍山市委書記鄭為文在接受人民網安徽頻道專訪時曾滿懷信心的表示:“馬鞍山承接產業轉移的優勢就在于:相同條件比成本,相同成本比條件。”示范區的情況印證了鄭書記的判斷:區內的內河港口、長江碼頭將與蕪湖港碼頭協同構成蕪馬組合港,有利于加快發展大型臨港產業,完善區域性物流配套體系;已具備水、電、燃氣、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并可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標準化廠房;就近有馬蕪兩市各類高校和職業技術教育學院30多所,為當地農村勞動力的培訓以及企業用工提供了保障。而據有關經濟專家分析,在馬鞍山的投資成本可比在長三角城市節省約34%。
目前,示范區針對蕪湖以家電和汽車制造為主導、馬鞍山以機械制造和鋼鐵生產為主導的產業布局,已制定打造三大產業集群的戰略目標,即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和現代服務產業集群。為加快園區內工業項目引進和建設,示范區正在重點圍繞現代物流、裝備機械、新能源三大產業,積極探索合作共建方式,建立利益分享新機制,力圖打造一批高水平承接平臺,全面加強合作共建。同時,示范區還充分利用國家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金字招牌”,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圍繞龍頭企業、品牌企業開展"補鏈式"招商,努力引進一大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