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菜籃子”將更加豐富均衡安全放心
2010-10-20 22: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獲悉,天津市商務委日前發布《關于推進我市“菜籃子”流通工程的實施意見》。將在2010至2012年三年內,通過采取升級改造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支持農副產品基地、菜市場和便民零售設施建設,加強市場監測調控系統建設和落實支持保障政策等多項具體措施,并投入巨資,大力推進本市“菜籃子”流通工程。
據市商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意見》精神,本市正采取多項具體措施和投入巨資,大力推進本市“菜籃子”流通工程,進一步加強本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菜市場建設、服務與管理,重點抓好肉、蛋、奶、魚、菜、果等農副產品的流通和供應,實施農產品擴大流通工程,建立蔬菜儲備制度,健全監測調控,實現農副產品供應均衡、品種豐富、流通過程可追溯、質量安全有保障,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一、升級改造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通過政府支持引導、國內外招商引資,2010至2012年計劃總投資260億元,建設3家現代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提升改造37家傳統批發市場,加強對外埠農副產品的吸納力和批發集散力。經過升級改造后的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預計將增加交易額700億元,增創利稅3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1.5萬余個,帶動相關行業從業5萬余人。
一是加快三大區域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建設。即:計劃總投資80億元、占地7450畝的靜海縣津京國際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將引進法國漢吉斯公司的運營管理、物流配送和電子信息系統,做大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建設成為輻射全國的農副產品物流加工基地。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占地3276畝的東麗區雨潤天津食品全球采購中心,將集農副產品展示交易、冷藏加工、檢驗檢測等功能于一體,同時開展餐飲、商務、住宿、購物等多項配套服務;計劃總投資11.4億元、占地1085畝的武清區環渤海綠色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設,將以熱帶農產品、綠色農產品集散為特色,以海南、新疆、山東等地的果蔬基地為依托,建立熱帶農產品北運、西部農產品東進的物流主渠道。
二是推進30家產地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其中包括武清大沙河、靜海范莊子等10個產地蔬菜批發市場改造;完善茶淀葡萄、薊縣出頭嶺食用菌等10個特色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功能;發展薊縣農產品、津南寶鮮物流等10個加工配送中心,提高農副產品深加工能力。
三是提升7家城區供應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功能。計劃總投資14.1億元,推動紅旗農貿二期、韓家墅農產品二期、金元寶濱海農副產品四期、水產集團冷藏加工二期、老板娘食品城三期等項目的擴建,以及金鐘農產品、何莊子交易中心項目的改造升級。健全完善市場信息、檢驗檢測、質量追溯、結算管理、冷藏加工、物流配送、垃圾處理等七項服務功能。
二、支持農副產品基地、菜市場和便民零售設施建設
進一步理順流通體制,減少中間環節,銜接好批發、零售關系。2010至2012年計劃投資8億元,支持建設一批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提升菜市場服務功能,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社區便民超市,方便居民消費。
一是推進“農超對接”和放心農副產品流通。支持大型連鎖企業在原產地建立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在2年內支持華潤萬家、津工等大型連鎖超市建立20個定點供應基地或配送分撥中心,形成穩固的直采、直供、直銷渠道。推進傲綠任豐祥、薊縣綠色食品等農副產品經營龍頭企業,5年內在城鎮建立50個綠色農副產品超市,專營有機、綠色、無公害的放心農副產品。
二是新建和提升標準化菜市場。計劃新建和提升標準化菜市場200家。5年內在中心城區和新城、小城鎮,建設和改造提升100家標準化菜市場,建筑面積達25萬平方米;培育建成100家符合國家標準規范的示范菜市場。完善菜市場食品檢驗檢測、進貨索票索證、計價統配統管制度。
三是新增設置社區便民超市。計劃新增社區便民超市400家。2年內力爭引進日本“7-11”、香港華潤、臺灣全家等國內外知名連鎖便民店在本市開設400家門店。增加津工超市的農副產品銷售能力,實現95%以上的店鋪可供應蔬菜、生肉等。推進物美、大方便利等便民超市增加社區門店,增加“菜籃子”產品供應。
三、加強市場監測調控系統建設
2010至2012年投資2億元,建立健全屠宰企業、批發市場、菜市場監測和檢測系統,確保上市農副產品質量安全可靠;完善農副產品儲備體系,保障市場供應平衡穩定。
一是健全批發市場和菜市場檢測系統。在所有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菜市場建立農藥殘留檢測系統。加強檢驗檢測人員培訓和管理,提高檢驗檢測服務水平。
二是實現對屠宰行業生產加工全過程的監控。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屠宰行業生產加工過程進行監控,特別是對全部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實行遠程實時監控和信息化管理,實現生產加工和銷售有效監管,強化質量安全。
三是建立農產品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市場運行監測調控中心,實現對市場運行監測網、儲備商品網、生豬屠宰網、應急商品監測網的統一監測,提高集中監測分析能力。
四是完善農副產品儲備體系。進一步完善本市“菜籃子”產品供應平衡調節機制,建立蔬菜儲備制度,增加牛羊肉、方便面、礦泉水、餅干等應急生活必需品的儲備,強化應急調控能力。
為確保“菜籃子”流通工程的順利實施,本市還將推出和落實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其中包括:
——科學規劃布局。制定完善全市“菜籃子”工程流通發展規劃,在中心城區和新城、小城鎮建設中明確商業設施預留面積,與住宅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使用。市場建設要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嚴格保護耕地。有序引進國內外知名農副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大型流通企業,積極培育自主品牌和市場主體,形成完整的農副產品流通市場體系。
——推動落實國家有關政策。結合本市實際,重點落實對“菜籃子”產品初加工和流通企業簡化增值稅抵扣手續,取消不合理行政事業性收費。落實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車輛免收通行費政策,確保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暢通。
——建立“菜籃子”產品市場風險基金制度。為確保淡季、重要節日期間和突發事件特殊時期的市場供應,市商業發展基金每年列支專項資金,用于蔬菜、豬肉、牛羊肉、雞蛋、奶等生活必需品的應急調控,對組織貨源、保證供應、穩定價格的重點企業給予適當補償和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