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專家談“金融危機”和“經濟預測”

2010-10-2 10:2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林振強
    背景:今年5月以來,全球經濟陷入更深的迷茫。歐盟救市后,半數學者認為歐美經濟不會“二次探底”,另一半則堅信更糟糕的情況還在后面。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已經陷入長達5個月的真空期。在復雜的宏觀形勢下,各方該如何應對?在日前舉行的“2010中國宏觀經濟預測秋季論壇”上,各方都在分析和探討。
金融危機并沒過去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前不久美國發布了一個報告,說美國的危機結束了,已經進入到了復蘇階段,而且在報告的末尾特別加了一句,說以后再發生的危機和本次危機沒有關系。我覺得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我們不能只是經濟上升就說這場經濟危機過去了。
    我們很清楚的看到日本在1990年經濟泡沫破裂以后,在1992年、1993年曾經出現過短暫的復蘇,可最后還是一個20年的長期衰退,或者說至少15年的長期衰退。這個衰退和過去的那場危機絕對是有關聯的,就是龐大的有毒資產必須要消化掉。但看到美國消化了嗎?沒有消化,龐大的有毒資產是被掩蓋起來了,是被拖延起來了。這個掩蓋和拖延最后總有暴發的時候,總會重來,所以這個問題不解決,美國經濟是走不出來的。
    對于中國來說有幾個問題是值得考慮的,第一次次債危機暴發以后,金融機構要抓現金救市,如果下一波危機再暴發的話,恐怕美國的這些金融機構又會在全球抓美元資產,這樣的話在中國就會再次出現美元的倒流,倒流的結果可能會對中國的資本市場會產生影響。因為現在大量的熱錢進來恐怕也不會趴在銀行賬上,他們參與地產和股市的投機活動,如果說我們有這一輪的興旺,如果它再撤出的話,對于我們又是一個負面的影響,所以我們的市場和金融機構應該關注這些由危機所引起的國際資本流動的可能動向。
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滯脹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中國經濟上半年減速是短期刺激之后出現的自然回落,下半年我們判斷經濟會繼續減速,有兩大原因,一是房地產調控的影響對新房開工和建設還沒有產生負面影響,這個影響在第四季度可能會比較明顯。二是節能減排的政策。
    如果說經濟增長總是有一個周期的話,現在可能比以前低,但我們判斷還是軟著陸。中國經濟增長會從今年接近10%減速到明年接近9%,而通脹會從危機前的平均2%~3%的增速達到3%~4%的增速。很多人把這個看作是滯脹,我認為是他們對于滯脹的概念不明白。
    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能達到接近9%的增速,通脹能夠保持一個比較溫和的水平,我認為是非常好的態勢,而并不是所謂的滯脹。
    目前對于政策方面,我們判斷認為是穩定的,既不會出現過度的緊縮,也不會出現下一輪的放松。如果經濟下滑超過了心理預期,比如下降到8%左右,政府可能會啟動下一輪的投資規劃,其實已經有了一些苗頭,包括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珠江三角洲一體化、新興戰略的發展等等。
    4萬億的刺激今年年底到期,明年開始如果沒有新的投資規劃,投資勢必迅速下滑,政府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明年肯定會有新一輪的投資上來。投資有兩個重點:一是區域發展,現在政府在把東南沿海的經濟增長產能往中西部遷移。二是產業升級,明年的投資與之前的4萬億投資不同的是,它不會那么大力度的用在基礎設施上,更多的可能是機械設備方面的投資。
    總體來看,明年中國宏觀經濟是軟著陸,通脹有風險,也是比較可控的,下一步重點是調結構。但是調結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地方政府熱衷的還是投資,下一輪的投資就是區域發展和產業升級,配合城鎮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