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中俄能源運輸合作再開新篇

2010-10-2 10: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曹亞慧
    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共同出席竣工儀式,宣告中俄原油管道全線貫通。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標志著中俄能源合作進入新階段,也標志著中俄能源運輸合作再開新篇。
    長期以來,中俄之間的原油貿易主要是通過鐵路運輸,盡管俄方近年來大力擴充鐵路運力,但原油貿易量仍然受限。為此,中俄雙方開始探討建一條專用原油輸送管道。
    據了解,早在1994年,中俄就開始對修建兩國間的石油管線問題進行磋商。但在長達十幾年的多輪“拉鋸式”談判后中俄原油管道項目才得以最終落成。
    近年我國進口原油數量劇增,然而,這么龐大的進口量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通過中哈原油管道和中俄火車油罐運往中國的,其他全部通過馬六甲海峽船運到中國。然而馬六甲海峽運輸通道的安全問題,一直是我國的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運輸安全的威脅,陸上管道的鋪設無疑將開通能源保障多元化體系。
    中俄石油管道的正式投運,將實現我國石油運輸和供應途徑的多元化,俄羅斯進口的原油也將作為我國石油的重要補充。
    有專家表示,管道建通是中俄之間的血脈相通。近年來一直依靠鐵路運輸,速度很慢而且成本很高,這成為中俄能源合作的瓶頸。相比于鐵路運輸,管道運輸有很大的優越性。第一是管道運輸要比海上運輸安全。第二成本低。鐵路運輸、海上運輸成本相對高,且距離遙遠、供應量大,需要大量特殊的運油油罐車來運輸,車皮量也很難保證。中俄管道開通后,這些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對于中俄能源運輸合作的戰略意義,一位分析人士說,對于中國來說,首先我們需要能源的多元化,只有多方面都來油,中國才會形成一個有效的“洼地效應”,周邊的油都流到中國來。中國一方面可以保證石油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價格。對于俄羅斯來說,它遠東的石油如果賣給中國的話,實現利益最大化,能夠保證它遠東經濟的發展。同時,俄羅斯一直想把油輸送到太平洋,從資源配置來說,送到中國是最合適的。
    中俄石油管道的竣工,作為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第一條原油管道,為保障俄羅斯向中國提供石油的穩定性和穩定的數量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擴大兩國的能源合作范圍有重要作用。中俄兩國在地緣上的接近,兩國在天然氣管線建設的路線圖上基本上達成了一致,對于兩國開展能源運輸合作將起到非常深遠的作用和影響。這不僅將大大緩解中國的石油資源緊缺矛盾,更將為下一步兩國在其他能源領域,包括天然氣、煤炭、電力的合作打開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講,中俄原油管道又是一個開啟中俄能源運輸合作新的起點。
    鏈接: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羅斯遠東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經中國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3個市、縣、區,止于大慶站,管道全長約1000公里,計劃將于今年11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按照雙方協定,俄羅斯將通過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原油,合同期20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