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新國標將終結快遞業“潛規則”

2010-10-19 19: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來,快遞服務已與廣大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郵件快遞、網絡購物、電視購物……方便快捷的快遞服務實現了各種非現場購物。但消費者在收取快遞時,常常會遭遇物品遺失、破損、掉包、貨不對板等問題,“先簽字、后驗貨”幾乎成了快遞行業的潛規則,導致了大量消費糾紛的出現。

  -

消費者:

  收貨先簽后驗 損失自認倒霉

  市民章小姐有3年的網購經驗,上個星期她在網上買了一套工夫茶具,收到快遞時她提出要檢查茶具是否有破損,然而這個要求卻遭到了收派員的拒絕,表示要先簽字確認接收才可拆包裝。對收派員這種要求先簽字后驗貨的做法,章小姐遇到過很多次,于是她堅持要先驗貨,否則不會簽字。“不拆開驗貨怎么行呢?要是貨物出了問題,快遞公司肯定會拿我已經簽收過單子說事。”章小姐曾經在網上買過手表,因為沒驗貨就簽收快件,結果快遞一打開后發現里面變成了一包瓜子。“快遞公司對已簽收的快件‘不認賬’,沒有快遞員的證實,賣家也拒絕對此進行賠償,自己只有吃‘啞巴虧’的份。”

  近日,北京、上海、廣州等21個城市的消協及《中國消費者報》共22家城市消費維權單位明確表態,認為“先簽字,后驗貨”的規定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應予以取消。對此,記者近日從市消協了解到,目前他們還沒有接到市民這方面的投訴。消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投訴并不代表不存在該現象,很多市民由于怕麻煩,且沒有確切證據,所以在遭遇快遞物品損失等問題時,只能自認倒霉。

  快遞員:

  只要按時送到便是完成任務

  市民江小姐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今年2月,她和朋友在網上團購了20多條圍巾,快遞公司送貨上門時,她看到包裝有些破損,表示希望先驗貨,看圍巾數量不缺再確認簽字。但收派員卻拒絕了這個要求:“如果你不簽字我就把快遞再帶回去。”無奈下江小姐簽字收貨,等收派員走后,打開包裹清點,圍巾竟然少了5條。她隨后打電話質問收派員,收派員告訴她,“這事我們管不了,我只負責將快件送到你手上。”

  江小姐所遇到的這種糾紛,在快遞行業中屢見不鮮。大多數快遞公司認為,他們只負責運送貨物,只要按時送到,就算完成任務了。“有時候快遞包裹出現破損,導致貨物不見的事情,有可能是發貨方造成的,而并非快遞公司所致,因此我們快遞公司并不應該為此承擔責任。”我市一家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坦言。

  調查:

  汕頭市“先簽字后驗貨”屢見不鮮

  記者隨后調查了汕頭市多家快遞公司后發現,“先簽字后驗貨”大有人在,消費者簽完字后,很多快遞員都沒等其驗貨,便匆匆離去。

  某快遞公司一位姓鐘的快遞員告訴記者,少數正規的快遞公司都會要求快遞員提醒收件人拆包驗貨,驗完貨沒有質量問題才簽字。但大部分不是很正規的公司則要求先簽字,簽完字后對快件出現的質量問題概不負責。鐘先生坦言,很多時候快遞員是因為想節省投遞時間,因為他們的工資是和投遞的數量息息相關,催收信人簽完字后便立刻“消失”;有的公司則為了劃清與賣家的界限,規避風險,便要求收件人先簽字然后再讓其驗貨。

  新國標:

  快遞業“潛規則”將被終結

  記者了解到,新《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已于近日通過審議并出臺。新國標完善了代收貨款、驗視簽收等相關內容,明確了相關驗收貨的標準,曾無法約束、廣受批評的‘先簽后驗’行規有望被終結。新國標規定:收派員將快件交給收件人時,應告知收件人當面驗收快件;驗收時,可對內件外觀和內件數量進行清點,但不能對內件進行試用或進行產品功能測試。

  消協工作人員表示,消費者應當積極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收到快遞貨物時,不要著急簽收,不要輕易做出付款后再驗貨的決定,如果商家或快遞員不讓先驗貨,應當拒絕簽收;發現貨物有損毀或貨不對板等問題時,可以拒絕付款。消費者掌握證據后可依法向有關部門申訴、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