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6條“大動脈”無障礙施工
2010-10-19 18:5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金秋時節,走進廣元,但見廣陜、廣甘、廣南、廣巴四條高速公路和蘭渝鐵路、西成高鐵6大國家重點交通樞紐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支持交通‘大動脈’建設,我們盡最大努力做到‘服務零距離、矛盾零拖延、施工零障礙’,因而所有國家重點交通樞紐建設項目均實現了無障礙施工。”利州區區委書記陳凱對記者說。
讓群眾知曉政策,服務零距離
近兩年,利州區境內相繼有廣陜、廣甘、廣南、廣巴四條高速公路和蘭渝鐵路、西成高鐵6大國家重點交通樞紐工程開工建設,僅4條高速公路建設就涉及10個鄉鎮 (街道)35個村95個組的征地拆遷工作。為做好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工作,該區成立了“國家重點交通樞紐建設工程推進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鄉鎮、村、組四級聯動協調;全區統一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把政策提前告知群眾,避免了在施工中業主單位與當地群眾因不清楚政策而發生矛盾沖突。
在補償經費上,區紀委嚴格 “四不用”:區上不用鄉鎮經費、鄉鎮不用村社經費、村社不用小組經費、個人不用集體經費。此舉,讓沿線群眾家喻戶曉。
民怨巧化解,矛盾零拖延
利州區還成立了“協調辦公室”,整合公安、民事調解、黨員干部力量,共同參與拆遷工作矛盾糾紛大調解。同時,做到“四個一樣”,即生人熟人一樣熱情,事大事小一樣對待,分內分外一樣認真,處理問題一樣公正。
拆遷經費核算難,盤龍鎮干部就按照拆遷賠付標準,叫拆遷戶自己比照文件算賬,當面兌現。“資金分配先公示,大家無異議后再分解到戶,每家每戶都親自參與了,也用不著猜疑了。”廟坪村黨支部書記楊紹軍說。
搭建“連心橋”,施工零障礙
龍潭鄉有一種習俗,老人在世的時候就把墳墓修好。村民楊永連60多歲時,5個兒女合伙給父親修建了墳墓,花費近萬元。如今,楊永連身體依舊硬朗,他的墳地正好在高速公路征遷紅線內,而遷墳補償僅2000多元。巨大的經濟差距,5個兒女強烈反對,拆遷工作一度受阻。為做通工作,區、鄉、村協調員逢年過節看望,生病時到醫院護理,先后10多次與楊永連深入交談,以一顆誠心打動了老人。
龍潭鄉群眾生活用水本來就很困難,廣巴高速LJ2-2標工程建設也需要用水,矛盾因此產生。接到電話時協調員孫寶山馬上趕往糾紛現場,和村干部一起協調,經過長達7小時的談判,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
向園區集結,方便農民就業
為解決失地農民今后的生活生產問題,利州區針對拆遷戶技術培訓,積極向轄區內工業、農業園區推介人才,把失地農民發展成產業工人;結合災后重建項目,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先后建立了銳昌畜牧園區、大石現代農業園區、三堆建材工業園區等。拆遷安置向園區集結,向公鐵路沿線集結,方便群眾今后就業。
“廣巴高速公路廣元的出口要經過這兒。農房建好后,我們打算壯大生豬養殖,多種些果樹,再在村口建一個村民娛樂中心,吸引游客來觀光旅游,增加村民收入。”龍潭鄉金鼓村黨支部書記貫高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