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之路:簡單、具體、易實現
2010-10-19 11: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行業、領域及企業的應用固然是一件好事情,對提高全社會及企業信息應用水平具有很深遠的意義和作用。但是,我的觀點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絕不應該走國內大中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老路。而是應該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以提升企業績效和管理、生產、銷售、服務水平為目標。本著簡單、具體、易實現、成本合理的原則進行。
隨 -
著信息技術在企業生產、管理、銷售、市場、服務等環節顯現的巨大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將企業改革的著眼點聚焦在了信息化建設上。這對推動信息技術在全社會各個行業、領域及企業的應用固然是一件好事情,對提高全社會及企業信息應用水平具有很深遠的意義和作用。但是,我的觀點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絕不應該走國內大中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老路。而是應該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以提升企業績效和管理、生產、銷售、服務水平為目標。本著簡單、具體、易實現、成本合理的原則進行。具體方法我建議如下:
咨詢指導
信息化是一個需要先期投入然后慢慢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盡管資金不是問題,但是在投入上也應該斤斤計較,否則被IT公司牽著鼻子走總不是件好事情。中小企業信息化之所以滯后于大型企業或重點行業信息化進程,一是由于信息化的成熟度在過去幾年遠沒有現在高,許多中小企業采取的是觀望的態度;第二,中小企業企業受自身條件限制,不可能聚合大批信息技術專門人才,所以在論證信息化給企業帶來效益方面能力受到局限。
為了避免過去大型企業或重點行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走過的彎路,甚至所犯的錯誤,減少損失,中小企業就要充分論證信息化為本企業可以帶來什么改變。在這個過程中中小企業可以采取借助外腦的方式,就是聘請咨詢團隊,針對企業自身特點,進行信息化實施的藍圖規劃,首先從戰略上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部署。
對咨詢團隊的要求是,不但熟悉和掌握信息化本身的技術和特點,更主要的是對企業所在的行業及企業自身具有獨特的見的。對企業在生產、管理、銷售、服務等方面所采用的模式不但熟悉,并知道根結在那里;對企業的特點具有深刻的了解。這樣做出的咨詢才有針對性,才是量體裁衣。
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應該是極具鮮明特點的,帶有本企業自身印跡的系統,通用的信息化系統或產品不適合中小企業直接拿來采用。咨詢的過程還有第二層意義,就是提升企業對信息化認識理念,加強信息技術及應用在企業中的推廣,促進員工學習掌握信息技術和使用系統的熱情。
診斷先行
在咨詢的基礎上,進行信息化建設的診斷工作,進行企業實施信息化系統的診斷工作,意義就顯的很大了。當今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的方面,具體講就是企業的各個環節似乎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生產是這樣,銷售是這樣、服務是這樣,管理同樣也是這樣。從原材料入庫,到生產計劃的編排,到各種規格產品的生產,再到產品檢驗;從產品入庫,到銷售完成,產品包裝運輸,再到貨款收回;從售前支持,到售后服務;從成本控制,到現金流管理,再到資本損益結算,每一項都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每個環節都離不開信息化的應用。
但是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瓶頸,都有企業面臨最棘手的問題,不是所有的企業問題都是一樣的,也不是所有的企業特點和管理模式都是一樣的。
診斷工作就是從企業的流程開始,根據企業的組織結構,根據企業的管理模式,尋找企業最有價值的流程步驟,然后將這些流程閉環起來,用信息技術和信息化系統來全面承載這些流程,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和質量。
企業的診斷工作我建議交給有經驗的團隊就行,而未必非要請什么大牌IT公司。因為大公司不但收費昂貴,對中小企業的診斷工作由于重視不夠,而未必精細,到頭來,錢沒有少花,效果卻未見得好。
企業的診斷工作具有方法論,各家IT公司的診斷方法論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差不太多。關鍵是誰來執行診斷任務,誰來進行診斷工作。
現在做IT的企業是越來越多,大大小小滿目皆是,各公司都極力宣揚自己的技術實力及系統功能。在我看來,也許中小企業在選擇信息化系統建設合作伙伴時,不用象大型企業那樣需要考察IT公司的資質,因為通常系統集成資質或其他資質都是對大型或超大型項目而言的。就具體的實施信息化項目團隊來說,大型IT企業未必有小型IT企業的技術實力和經驗。因為小型IT企業的核心團隊其技術實力通常都是一流的。合作伙伴的選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聽取咨詢或診斷公司專家的意見或建議。
選擇什么樣的企業來實施本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最為關鍵的是衡量其提供的產品是否可以滿足,或通過二次開發滿足本企業的實際需求。衡量的標準除了商務上的價格之外,主要應該從:
功能的適應性
操作的簡單性
系統框架的合理性
系統安全性
擴容的簡便性
等方面綜合考查。
以往許多的信息系統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合作伙伴選擇上出的問題。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其信息化的布局,在我看來除了必須的專業系統之外,應該有一個綜合系統將各專業系統都關聯起來,以綜合系統為基本平臺,在此基礎之上,構建必要的專業平臺。數據及信息做到全企業共享。
至于以什么業務或內容作為核心綜合系統的觸發器,可能各個企業會有所不同,因為企業所處的行業背景不同,企業的性質或特點不同,這些都造成中小企業在信息化規劃上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原則上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核心綜合系統應該是最能體現企業核心價值業務及流程的管理體現。
監理陪同
盡管對于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來說,以小系統、小項目居多。但是如果能夠采用系統監理模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建設失敗的幾率,從而保證企業的利益及付出。咨詢、診斷、監理可以是一家IT企業,也可以是多家企業,從形式上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咨詢、診斷、監理的經驗及成功的案例。
監理工作要貫穿信息化建設或信息系統實施的始終。按照企業信息化規劃方案或信息系統詳細設計說明書要求,嚴格控制信息化系統的進度、控制信息系統的功能、控制信息化系統的邊界、控制系統建設或投入成本。
監理公司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化系統成功的保證。
專家評測
中小企業的信息建設規劃或信息系統設計方案一定要組織專家進行評審。組織懂得企業所在行業特點,懂得企業特點的管理專家、信息化專家、業務專家來共同評審。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規劃的專家介入,從另外一個方面保證了系統或項目的成功。為企業的投入及信息技術發揮作用上了一道雙保險。
企業聘請的專家或顧問,可以分階段在實施的幾個關鍵點上進行評測。
企業實施信息化工程本身就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且要有負責任的核心人物來牽頭。
相信只要中小企業嚴格按照這樣的信息化建設之路走下去,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就一定能夠成功,信息技術和系統在企業中就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就會更有效地推動和提升企業的發展。
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任重而道遠,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具有光輝的未來,信息技術一定可以助推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