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與浙江省商定加快深水航道建設 五萬噸級海輪將直駛南京
2010-10-15 16: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長江,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迎來自己的“又一春”。10月11日,交通運輸部與江蘇省在南京共同商定,加快推進長江12.5米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設,全面釋放“黃金水道”能量。據記者了解,此次部省已將長江深水航道工程項目納入“十二五”規劃,力爭盡早立項并開工建設。
據了解,目前南京至太倉航道水深10米,只能滿足3萬噸級船只航行,大型海輪仍不能上溯至南京。
據長江南京航道局局長曹成說,目前影響5萬噸巨輪直駛南京的瓶頸,其實并非一般人認為的長江上大橋高度的限制,而是航道水深問題。曹成說,要讓5萬噸級海輪早日直達南京,長江下游航道必須盡快與長江口深水航道配套對接,盡快實施長江口12.5米深航道上延至南京。
省港口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長江干線承擔了沿江大型企業生產所需的80%的鐵礦石、72%的原油和83%的電煤,是一條“水上生命線”。而目前長江航道的通航能力卻遠遠滿足不了經濟發展的需求。以長江南京以下航段為例,由于江陰以下白茆沙、通州沙、福姜沙(簡稱“三沙”)3個重點淺險水道和南京至江陰之間的4個主要淺水道一直制約著長江下游的通航能力,導致大噸位海輪無法順利到達南京、鎮江、張家港、南通等主要港口,途經此段的3萬噸以上海輪,要么候潮待航,要么減載航行。
按照規劃,至今年,我省沿江港口5萬噸級以上泊位將達到67個,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5億噸,但目前南京下游航道已成為制約港口發展的瓶頸。
南京港口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建新介紹說,目前進出南京港的海輪日均達到10艘次。但由于航道水深不足,在南京港中轉的進口礦石、外貿原油、海洋油大多是大船運至寧波港,然后減載或換裝成2至3萬噸級海輪進江,既影響了港口發展,又加大了貨主的運輸成本支出。
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顯鋒認為,由于下游航道水深不足,江蘇沿江港口及上海港口泊位及吞吐能力一直受到限制性發展。
曹成說,從經濟層面上講,長江下游疏浚水深至12.5米,所帶來的效益十分可觀。如5萬噸級海輪直達南京港,一艘海輪每年可節約船舶運輸費、待泊費、裝卸中轉及減載費近3000萬元;如果采用7萬噸級海輪滿載進江,南鋼僅礦石運輸,一年即可節約成本上億元。曹成還向記者算了一筆賬:
海輪吃水每增加1厘米,就可以多載貨物100噸;水深增加2米,意味著海輪一次可以多載2萬噸貨物直抵南京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