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碳減排成本壓力劇增
2010-10-15 10: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13日,德國郵政敦豪(DeutSChe Post DHL)在上海發布《遞送未來:實現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研究的重點之一是:物流業要實現低碳發展,將面臨成本增加的巨大壓力。
德國郵政敦豪董事會主席兼CEO安澎(Frank Appel)坦陳,該公司在碳減排方面的投資至少達到了數千萬歐元,并提出2020年的碳排放比2007年降低30%的明確目標。
僅從航空運輸業來看,自2012 年起,只要是降落在歐盟區域內的國際航班,都必須遵守“總量控制與交易制度”,即繳納碳排放費用。按照歐盟現在的標準,中國民航業僅2012年就要向歐盟支付約8億元人民幣。
在《報告》的框架下,德國郵政敦豪市場研究服務中心在中國、美國、巴西等6個全球主要市場進行的在線調查結果顯示,接近三分之二即63%的商業客戶認為,其公司會將改善運輸作為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被問及“德國郵政敦豪是否會將碳減排的成本轉嫁給客戶時?”安澎表示,有的客戶的確愿意支付更高的成本以減少碳排放。《報告》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印度、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地區內,84%的消費者表示他們愿意接受價格更高的綠色環保產品,而西方國家的這一比例僅為50%。
物流企業可以在供應鏈方面和客戶合作,通過改善裝載率、提高燃油效率、優化運輸方案以減少碳排放。
DHL供應鏈北亞區首席執行官莫志明對記者舉例說,在上海市區可能有很多輛運貨卡車,有的裝載率只有一半,還有的是空駛,如果把這些卡車資源都整合起來,將盡量少的卡車都裝滿貨,就可以減少油耗進而降低碳排放。
當然,要實現以上的變革,并不能僅僅依靠一家物流企業,而是需要整個“行業、政府與金融機構的同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