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質檢改革促進棉花物流產業發展
2010-10-15 10: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河北省棉花種植腹地----衡水冀州,坐車行駛在熟悉的106過道上,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冀州恒通棉花物流中心”指示牌,抬眼望去,不知何時國道邊上矗立起了一個巨大的棉花物流倉庫。奇怪!近幾年只知道400型軋花廠層出不窮,怎么突然有人建立起了棉花物流倉庫呢?難道是國家棉花儲備庫或者是什么國家專項投資嗎?懷著一絲好奇心,記者停車駐足前去一探究竟。
經過幾番輾轉,終于見到了投資方,原來這不是國家投資,更不是國家棉花儲備倉庫,純粹是個人投資建設的一個專業棉花倉儲中心。就此專訪了“冀州恒通棉花物流中心”的總經理吳小杰先生。
記者:吳總您好,您這個項目的建設規模有多大?投這么大資能賺錢嗎?
吳小杰:這個項目用地面積300畝,項目總投資為1億多元,我認為這個投資方向是正確的,應該是不會有什么風險。
記者:那您對目前的棉花市場的倉儲需求是如何預測的呢?
吳小杰:據有關數據統計,2008年度國內皮棉總產800萬噸中,國家收儲272萬噸,完成拋儲150萬噸;2009棉花年度國內棉花產需情況是介于900-1000萬噸之間。伴隨著棉花質檢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200型棉花加工企業已被淘汰,400型加工企業數量及加工量已經成倍增長,大包棉的批量生產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和專業的物流倉庫。據我保守估計近幾年每年將有50%的棉花進入專業倉儲,進行融資和電子商務貿易,按照統計數字約每年800萬噸的產量計算的話,全國每年將有400萬噸皮棉需要入庫,加之國家棉花日常儲備200萬噸,共計每年將有600萬噸皮棉經過棉花專業倉儲周轉,而我國現有棉花專業倉儲倉庫僅有200萬噸倉儲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記者:您覺得是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引起的市場對物流倉庫需求提升嗎?
吳小杰:可以說棉花物流倉庫的發展是棉花市場需求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產物,但是棉花體制改革催生了棉花物流產業,它們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共同發展。隨著質檢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一方面,400型企業數量迅速成倍增加,400型企業的增加和規模的擴大,必然產生棉花質量上的一次推進棉包加工、檢驗的數據均及時輸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統,逐包抽樣、逐包編碼、逐包檢驗的這一形式給每包棉花一個自己的身份證,這張身份證的誕生,帶給了棉紡產業一次革命,一次從粗放式配棉到精細化配棉的革命。棉紡市場的不斷發展,對精細配棉的要求逐步提高,棉紡企業需要專業的棉花物流倉儲公司為其儲存、配送企業需要的有明確指標棉花,減少紡織企業原料的浪費,降低成本。在這種情況下,撮合、期貨電子交易市場以及國家收儲、拋儲的流通貿易方式必將成為新體制下的主流物流交易方式,所以完全可以說是棉花質檢體制改革促進了棉花物流倉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