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農村公路創發展史上四項之最
2010-10-13 12:2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完成投資最多,建成里程最長,建設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十一五”時期全國的農村公路建設,將以“四個之最”的刷新紀錄,呈現其發展史上的又一輝煌新篇。
從以完成年度為單元的統計顯示,“十一五”前4年(2006年~2009年),我國已累計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156萬公里(年均建成39萬公里),比整個“十五”的五年新增28萬公里,從而使農村公路通達水平和通暢程度大幅提高。全國鄉鎮通瀝青(水泥)路率達到92.7%,較“十五”末提高了11.3個百分點;建制村通公路率、通瀝青(水泥)路率分別達到96.3%、76.9%,較“十五”末提高了2個和14.5個百分點。
截至2009年底,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33.56萬公里,鄉鎮通達率達到99.4%,通暢率達到92.7%,東、中部地區建制村通暢率達到95.6%和88.5%,西部地區建制村通達率達到90.1%。為此,“十一五”前4年,中央投入農村公路建設的車購稅資金即達1336億元。
農村公路的發展,不僅凸顯于里程數量的增長、通達通暢率的提高,還表現在工程質量和管理養護的成效顯著,特別是農村客運的發展引人矚目。
目前全國農村公路主要指標總體合格率達94.7%。2009年全國農村公路列養里程已占農村公路總里程的94.3%,18個省份做到了全部列養。全國農村客運車輛達到34萬輛,農村客運站14萬多個,農村客運線路近8萬條,日均發班約100萬個班次,農村客運班車通達全國3.5萬個鄉鎮、55.3萬個建制村,全國鄉鎮、建制村通班車率分別達到98%和87.8%。同時,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正在顯著推進。
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縣鄉村之間公路交通條件的顯著改善,繁榮了農村經濟,增加了農民收入,改變了村容村貌,改善了農民生活,提高了村民素質,為農民這個最具消費潛力的群體擴大消費提供了必要條件,為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突出亮點。
交通運輸部表示,到今年年底也就是“十一五”末期,農村公路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將實現96.1%的鄉鎮通瀝青(水泥)路,東、中部地區94.2%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西部地區98.1%的建制村通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