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拓展商貿輻射能力
2010-10-1 1:4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位于普陀區的上海西北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行,標志上海發展海陸空多式聯運日趨完善,也意味著普陀服務上海、服務長三角的商貿輻射能力大大加強。
普陀物流能力大幅提升
普陀區,滬寧發展軸線的起點,坐擁四通八達的主干路網與交通線網,是上海連接長三角及內地的重要陸上門戶和交通樞紐。因此,西北物流園區作為浦西地區惟一綜合性物流園區,同時設有陸上貨運交易中心,形成全國最大的貨運配載市場之一。隨著保稅物流中心的封關運作,園區物流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拓展,服務水平得到提高。目前,園區已吸引科尼起重機設備、施耐德投資、上海大眾佐川急便物流以及艾佩達電子等一批跨國公司落戶,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
隨著保稅物流中心開始運作,主要功能是物流分撥、配送。因此,大型零售業采購商和大型制造業采購商也將陸續進駐,業內人士估計,屆時園區的進出口交易量將至少增加30億美元至40億美元。
要跨越不要“被穿越”
但對于承載樞紐的具體區域而言,要借機實現跨越式發展,還要辨識樞紐對區域地位的影響和改變。倘若普陀區其價值僅僅停留在“商務成本洼地”,那就很可能被商流“穿越”,淪為“過路站”。
因此,普陀區在建設物流園區時,就想到了與其他成熟保稅區的合作。比如,由于外高橋保稅區距離上海腹地較遠,交通不便,操作不便、時間冗長及手續繁瑣。但外高橋保稅區作為全國保稅物流運作先行者,有管理經驗,有政策聚焦等。這一西一東兩個區域決定聯手,雙方明確“功能聯動、資源共享、政策聚焦、合作共贏”原則,并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此舉將讓企業獲得就近便利的保稅物流服務,使資源快速流動于國內國外,從而加速企業業務導入和升級,推進本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據悉,普陀區將圍繞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戰略目標,充分發揮陸上交通區位和各類市場要素集聚的優勢,以現代物流業為發展重點,進一步形成商貿物流的產業集聚特色,努力將普陀區建設成上海輻射長三角、服務全國的現代商貿服務區,成為上海真正亮麗的“西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