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低碳物流發展路徑
2010-10-1 1: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現代物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基礎性產業。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產業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廣西區域生產力的發展,優化了區域產業布局,改善了產業結構,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和國民經濟綜合能力,增強了廣西區域經濟競爭力。在發展低碳經濟,力推節能減排的時代背景下,發展低碳物流將是物流產業大勢所趨。低碳物流是物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低碳物流的理論內涵等基本理論問題并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筆者在分析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把研究低碳物流作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調整與振興的方向,并結合廣西區情,提出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低碳物流的發展路徑。通過發展低碳物流,促進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使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經濟社會得到可持續發展。
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發展現狀
(一)物流業發展現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處于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兩廊一圈”經濟區、泛珠三角經濟區、西南六省協作區等多個區域合作交匯點,優越的區位優勢使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與國內外的交流、資源共享,為國內外人才、技術、資金等經濟要素的流入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自2008年國家正式把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發納入發展戰略以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獲得迅速發展。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南寧作為物流中心和交通樞紐,以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東興、憑祥等城市為核心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總體布局。盡管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已經獲得迅速發展,但經濟區物流業節能、低碳發展水平仍比較落后,節能低碳技術綜合普及率仍然比較低。主要表現在高效低耗的物流體系尚未建立,尚未形成高效運轉的核心物流企業和物流基地,與物流業發展息息相關的如信息路網、物流裝備等基礎性建設仍處在較低水平,物流的內構與外延建設仍不能滿足快速發展的物流業的需求。而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通過提高物流企業的效率和倡導節能綠色技術的推廣,大力推進物流業的節能減排與發展低碳物流才能實現。
(二)物流與低碳物流。近年來,發展“低碳經濟”已引起世界性的廣泛關注并成為學術界的一大熱點,由“低碳經濟”引發的“低碳技術”、“低碳生活”、“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發展”等各種“低碳”概念應運而生,其中“低碳物流”自然也不例外。按照《物流手冊》定義:“物流是物質資料從供應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動,是創造時間價值和場所價值的經濟活動。”任何一個經濟領域都離不開物流業,物流業隨著經濟發展而發展,尤其是全球工業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物流業的更快發展。美國是世界上物流業發展最先進的國家之一,歐洲和美國一樣,在物流業發展方面走在世界的最前沿。日本物流管理是世界上最精細、最有效率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成為世界物流業的國際樞紐。
物流業就是將運輸、裝卸、倉儲、加工、包裝、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根據實際需要實施有機結合的一個新興產業。雖然物流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物流的發展同時也給社會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如運輸工具的噪聲、污染排放、交通阻塞等等。物流業本身作為能源消耗大戶,也是碳排放的大戶。為此,低碳經濟時代對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低碳物流。低碳物流除了要求物流企業管理的高效外,還有整個流程體現“綠色”。
所謂低碳物流,是指在制造業和商貿流通業等企業物流、三方物流(海陸空運輸和倉儲業)和物流裝備企業中綜合運用各種節能技術和節能管理手段,提高效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前低碳物流已逐漸成為物流業界的主流趨勢,并將成為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物流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逐年增加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國際氣候組織報告的數據,2002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交通運輸占14%;而2005年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交通運輸占26%。因而,發展低碳物流是實現物流業高效節能與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如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利用信息化、標準化可以實現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物流。針對低碳物流的相關技術和標準,國際上已有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如歐洲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設定自身低碳發展的目標是,從2009年到2020年,燃油效率年均提高1.5%,2020年開始實現無碳增長,到205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
二、低碳物流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調整與振興的方向
低碳物流對實現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起著重大作用。目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發展已見雛形,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仍處于欠發達地區,盡管目前相對落后,但因擁有優越的物流發展條件,它將成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發展的潛力所在。低碳物流的興起,無疑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的騰飛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低碳物流有助于優化調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結構。推進低碳物流,可以提高企業效率和實現綠色發展。具體地說,就是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優化調整物流業結構,節能減排,積極推進清潔高效運營,緊密圍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布局的石化、冶金、電子信息、食品、造紙與木材加工、能源、紡織服裝與皮革、修造船、醫藥、汽車、機械、建材等重點產業,開展低碳物流運營,有機銜接上下游產業鏈,加快產業向經濟區集聚,形成配套完備的產業集群。加快完善經濟區路網、水電、給排水、環保以及配套航道、碼頭等物流基礎設施,進一步提高經濟區物流大發展的承載力。同時,通過發展低碳物流,促進經濟區相關行業內部、行業間直至一、二、三產業間低碳物流模式的建立與發展,積極探索和建立低碳運營責任制度,從產品的設計、生產、消費以及最終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等過程中控制資源的消耗和碳的排放量,并將其融入現代低碳物流體系,建設具有高效綠色的低碳物流體系。
建立低碳物流管理機制,樹立低碳經營理念。把低碳企業、低碳管理、低碳運營等融人物流業的各個環節,加強物流業低碳意識的培養。加快物流業結構調整,降低低效高耗物流業比重,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物流業的發展,實施促進低碳物流發展的機制、政策和激勵措施,加快低碳物流技術的研發力度,推進經濟區物流業逐步向低碳化、去碳化的方向發展。一是迫切需要大力落實經濟區物流業的低碳化發展措施,堅持實施高效和綠色兩大舉措,加快物流業轉變發展方式,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運營。二是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物流資源,建立物流業的低碳運營系統,加強物流業的效率與綠色環保指標的綜合評估體系建設。三是大力發揮科技進步和技術革新的作用,加強低碳物流的基礎研究,完善應對低碳技術研發的體制機制,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良好環境,全面推進落實經濟區物流業的低碳化發展。
(二)低碳物流有利于加快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大物流業發展。
所謂低碳物流,是指在制造業和商貿流通業等企業物流、三方物流(海陸空運輸和倉儲業)和物流裝備企業中綜合運用各種節能技術和節能管理手段,提高效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目前低碳物流已逐漸成為物流業界的主流趨勢,并將成為物流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物流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逐年增加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根據國際氣候組織報告的數據,2002年全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中,交通運輸占14%;而2005年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交通運輸占26%。因而,發展低碳物流是實現物流業高效節能與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如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利用信息化、標準化可以實現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物流。針對低碳物流的相關技術和標準,國際上已有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如歐洲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設定自身低碳發展的目標是,從2009年到2020年,燃油效率年均提高1.5%,2020年開始實現無碳增長,到205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0%。
二、低碳物流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調整與振興的方向
低碳物流對實現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調整與振興起著重大作用。目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發展已見雛形,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仍處于欠發達地區,盡管目前相對落后,但因擁有優越的物流發展條件,它將成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發展的潛力所在。低碳物流的興起,無疑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經濟的騰飛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低碳物流有助于優化調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結構。推進低碳物流,可以提高企業效率和實現綠色發展。具體地說,就是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優化調整物流業結構,節能減排,積極推進清潔高效運營,緊密圍繞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產業布局的石化、冶金、電子信息、食品、造紙與木材加工、能源、紡織服裝與皮革、修造船、醫藥、汽車、機械、建材等重點產業,開展低碳物流運營,有機銜接上下游產業鏈,加快產業向經濟區集聚,形成配套完備的產業集群。加快完善經濟區路網、水電、給排水、環保以及配套航道、碼頭等物流基礎設施,進一步提高經濟區物流大發展的承載力。同時,通過發展低碳物流,促進經濟區相關行業內部、行業間直至一、二、三產業間低碳物流模式的建立與發展,積極探索和建立低碳運營責任制度,從產品的設計、生產、消費以及最終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等過程中控制資源的消耗和碳的排放量,并將其融入現代低碳物流體系,建設具有高效綠色的低碳物流體系。
建立低碳物流管理機制,樹立低碳經營理念。把低碳企業、低碳管理、低碳運營等融人物流業的各個環節,加強物流業低碳意識的培養。加快物流業結構調整,降低低效高耗物流業比重,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物流業的發展,實施促進低碳物流發展的機制、政策和激勵措施,加快低碳物流技術的研發力度,推進經濟區物流業逐步向低碳化、去碳化的方向發展。一是迫切需要大力落實經濟區物流業的低碳化發展措施,堅持實施高效和綠色兩大舉措,加快物流業轉變發展方式,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運營。二是合理開發和優化配置物流資源,建立物流業的低碳運營系統,加強物流業的效率與綠色環保指標的綜合評估體系建設。三是大力發揮科技進步和技術革新的作用,加強低碳物流的基礎研究,完善應對低碳技術研發的體制機制,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良好環境,全面推進落實經濟區物流業的低碳化發展。
(二)低碳物流有利于加快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大物流業發展。
可見,服務于低碳物流業一體化的低碳技術不僅領域寬廣,而且前景誘人,是當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低碳化發展需要不斷拓寬的領域。
(三)形成北部灣區域物流業網絡結構總體布局。進一步優化北部灣經濟區物流網絡結構,形成貫穿在物流業中的配套加工、運輸、裝卸、倉儲、包裝、配送、信息處理等的物流系統,通過系統的協調統一,實現區域物流系統的總體功能和系統的整體性能最優化。推動北部灣經濟區各種相關專業物流園區的建設,如各種工業原料及產品物流區、農產品及農資物流區、各種商貿物流區、保稅物流區,等等,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支撐,應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組織方式,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與采購、運輸、倉儲、配送及代理代辦、連鎖營銷等環節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物流供應鏈條,從而實現北部灣經濟區物流業發展中貨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與人才流的有機統一,通過綜合效應,最終服務于物流業的低碳化發展。
(四)構建基于低碳物流系統要求的物流信息系統。信息化建設是物流業通過高效管理實現低碳化的重要路徑之一。根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物流信息系統建設的要求,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建設初期低碳物流功能項目,如物流業的公共信息平臺建設,物流企業自身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等等,再建設中后期低碳物流功能項目,如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物流信息資源共享,各物流企業的信息資源流通,實現管理效率最大化,以及匯接海港、空港和道路交通運輸,為客戶提供多功能、低成本的物流信息服務。當前北部灣經濟區的物流要對接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需要,進一步加強口岸的物流設施建設,推進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外匯管理等部門共同建造服務于物流的電子口岸信息平臺,提高通關效率,對進出口貨物實施“提前報檢、報關、驗收”的通關新模式,以信息化加快物流業的發展,在低碳運營中實現物流的低碳化。
(五)形成低碳物流發展供應鏈中的重要樞紐和節點。在北部灣經濟區物流體系中,形成各物流企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人才流有計劃、有步驟的協調和控制,通過物流企業的緊密協作,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佳的物流。通過物流園區的建設,提高物流的專業化服務水平和貨物最優化的重組配送,實現物流效率的最大化;根據北部灣經濟區城市、鄉村和生態區域的重點劃分,有針對性地建立物流體系;根據北部灣經濟區的產業布局要求,靈活組建服務于產業發展的物流體系和物流園區,最大限度地提高貨物供給和產品運輸的效率,以此形成低碳物流發展供應鏈中的樞紐和節點。針對北部灣經濟區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步伐,以及城市化服務中快速增長的需求,把握城市貿易物流快速、方便的要求,做好城市物流供應鏈中的流物節點的布局建設,將會使供應方、物流方和消費者三方受益和共贏,實現物流的低碳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