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物流中樞在榮成口岸現“雛形”
2009-9-9 22: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4月份,胡錦濤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提出了“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這一國家戰略構想,為山東半島海洋經濟的發展描繪出了一張概念藍圖。為了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榮成市正面向東北亞,發展高附加值的港口物流,加快打造榮成半島藍色經濟先行區的步伐,著力實施“以港興市”發展戰略。
隨著榮成藍色經濟先行區主體框架的拉伸,港口物流大發展的機遇隨之而來。榮成海關關長劉俊倩表示:“榮成海關將一如既往地以高效、優質的通關服務,依托“海運直通”、“區域通關”等大通關模式,全力幫助榮成口岸構筑輻射東北亞的海上物流中樞。”
雙點定位 輻射東北亞
榮成地處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可以說是路域交通的末梢。近年來,榮成與東北亞地區的經貿往來日益密切,今年1~7月,榮成各港口對日韓兩國共完成貨物吞吐量已突破60萬噸,榮成各口岸對日韓等東北亞地區的輻射力日益增強。同時,相關部門已啟動聯動機制,超前謀劃對接韓國京畿道輪渡的相關項目,主動與韓國京畿道、中清南道環黃海區域取得聯系,以平澤唐津港為中心設立環黃海經濟自由區進行對接。
在榮成海關的支持下,榮成口岸已經設立公用型保稅倉庫4家、出口監管倉庫1家,并且正在積極爭取設立保稅港、保稅區,以期實施港區聯動,建設貫通東北老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經濟區的樞紐大港和中日韓自由貿易的先行開放區。
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大榮成各口岸的輻射力,榮成海關全力支持榮成口岸開展海運直通業務。海運直通是青島海關近年來推出的一項口岸直通改革,是將青島港作為中轉樞紐港,進口貨物通過遠洋船舶抵達青島港后,換乘內支線船舶運到最終目的地支線港,在目的港海關一次性辦結申報、查驗、放行手續;出口貨物在發貨地支線港海關辦理通關手續后,通過內支線船舶運到青島港,再換乘遠洋船舶出口到世界各地。榮成海關在“石島—黃島”海運直通業務運行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全力支持轄區兩口岸發展海運直通業務,借助青島港輻射度進一步擴大口岸知名度、爭取國際貨源。
面向市場 建設“增值區”
為提高榮成港口物流的競爭力,榮成市不斷加大各港口物流園區的建設力度,積極引進大型專業物流企業入駐榮成。
目前,赤山集團5萬噸冷鏈中心、農資配送物流中心,好當家(8.69,-0.01,-0.11%)水產食品物流、家家悅食品工業物流、威海航海食品工業物流和郵政物資配送中心等重點物流項目已紛紛投入建設。同時,作為中國北方第一大漁業市,榮成還將啟動北方漁市電子交易中心,打造世界級的水產品交易集散中心。力爭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由臨港中轉型物流模式向對陸域腹地全面覆蓋的高附加值港口物流的轉變。同時通過合理布局港口物流的信息網,集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于一體,全力打造真正的具有現代意義的港口物流中樞。
榮成海關在青島海關區域通關作業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轉關業務的發展。開展了區域通關改革,設置了“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專用窗口,由專人辦理業務,確保做到“隨到、隨報、隨放”,貨物通關時間平均僅需5~10分鐘/票。“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打破了關區界限,盡量減少海關審批對正常物流運作的干擾,最大限度地加快物流運轉,實現進出口貨物在區域內的物暢其流。目前,全國各地的貨物都可以在本地申報,直接在榮成各口岸驗收和提取,通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在榮成口岸通關的企業已經遍及全國各地蘇州、汕頭、青島、大連等。
目前,榮成市已形成了以石島港為中心,龍眼港和蜊江港為兩翼的發展格局,并先后實施了石島港新港區的一、二期工程,龍眼港向馬欄灣擴建、蜊江港戰略性東遷,同時著手老港區功能的改造、靖海港擴建等工程。在不斷整合口岸資源的同時,針對當地海島眾多的特點,先后啟動了雞鳴島、蘇山島、海驢島、王家島等四處陸島交通碼頭的建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