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打造沈陽本溪城市結點 全力建設中國藥都
2009-9-9 22: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9月8日,2009年沈陽經濟區市委書記市長聯席會議在沈陽舉行。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文岳,省長陳政高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本溪市長冮瑞在會上作題為《精心打造沈陽本溪城市結點,全力建設中國藥都》的主題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剛才聽了幾位市領導同志的發言,使我深受觸動和啟發。特別是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沈陽經濟區的每個城市所呈現的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讓人感到非常欣慰和鼓舞。對于本溪來說,沈陽經濟區戰略的實施,至少給我們帶來兩個變化:一是思想上形成共識,這就是本溪要走出去;二是行動上往哪走,這就是大踏步向沈陽方向靠近。目前沈本一體化已全面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沈本產業大道、沈丹客運專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加快推進,尤其是遼寧(本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快速發展,更堅定了全市上下全方位融入沈陽經濟區的信心和決心。
本溪的主城區是因鋼而興,先有鋼廠后有城市,再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設,年鋼鐵生產能力可以達到2200萬噸,有四套熱軋、四套冷軋,有全國最大的高爐、全球最寬的軋機,產品都是先進水平的板材和線材,這樣的城市應當稱得上是“鋼都”。同時,在石橋子開發區這個沈陽和本溪的結合部上,通過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支撐建設起一個新城區,精心打造好本溪和沈陽這兩個城市的結點,全力早日將藥業基地建設成為“中國藥都”。
本溪推進建設“中國藥都”,主要有四個著力點:
一是要在20平方公里范圍內形成高密度的醫藥產業集群。“藥都”最主要標志的就是在同一空間,有數量多、規模大、密度高的醫藥類項目集聚。我們的目標是再用三年左右時間,在藥業基地內形成至少200個項目集聚、千億元銷售收入規模的產業集群,使本溪藥業基地入駐企業的數量國內最多,產業集群規模全國最大,藥業科技研發和醫藥物流能力全國一流。目前本溪藥業基地有七平方公里已擺滿了項目,累計有包括修正藥業、西安春暉、東北制藥、北京雙鷺、美羅、沈陽藥科大學等在內的108個項目簽約入駐,投資總額122億元,達產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326億元。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大招商力度,重點瞄準和選擇世界500強、國內100強的大型醫藥企業以及國內外知名的藥業研發單位,重點引進生產外包、研發外包、疫苗和醫療器械等有潛力的項目。通過大規模的產業集聚,在外延和內涵上構架起真正的“中國藥都”,使之成為沈陽經濟區產業布局調整的重要支點和新的經濟增長極。
二是要圍繞醫藥產業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藥都”不僅要有集群式醫藥生產企業,還要有醫藥的研發、中試、孵化、銷售和物流,還要有與醫藥有關的大學、職業教育等。按照這一思路,我們積極與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以及知名的醫藥物流企業尋求加快合作。沈陽藥科大學本溪校區、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藥學院、遼寧科技學院3所大學,以及31家科研單位已經入駐基地。國家綜合新藥研發大平臺正在抓緊建設。總投資3億元、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的“研發和孵化兩大中心”將于年內投入使用。與國內醫藥流通龍頭企業——南京醫藥公司洽談的現代醫藥物流園正在推進之中。這樣通過不斷完善藥業基地的產業功能,不僅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物流銷售等方面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還要將“中國藥都”建設成為沈陽經濟區的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和藥業物流集散地。
三是要依托藥業發展支撐建設一個新城區。這座新城區位于沈陽和本溪的結點上,6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產業區、生活區和山林水域各占2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的出發點就是要保持青山綠水、使用清潔能源、維護生態平衡,建成一座基本沒有空氣污染、污水零排放的生態型城區,建設一座有特色、有魅力的沈陽的衛星城。在去年已經完成本溪新城區的總規和城市設計的基礎上,貫穿新城區的沈本產業大道本溪段年內全線通車;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的住宅開發年末竣工;藥業博物館、行政服務中心、星級酒店和三甲醫院等城市功能重點項目也已開工;已經有五家商業銀行入駐,供水、燃氣、污水處理等年內全部運營;藥業基地與主城區的公交車已經正式開通,客運站、華聯商場、新華書店等公共服務項目都在建設。醫藥產業和本溪新城區在沈陽和本溪的結點上要同步崛起,使“中國藥都”成為沈陽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是要使產業園區獨具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立足點就是要有自己的絕活,有別的醫藥園區沒有的東西;即便是別人有的,也要高人一等、勝人一籌,這才稱得上是“中國藥都”。為此,我們正在抓緊推進四件事:一是規劃1平方公里的醫療器械產業園,集中力量引進醫療器械項目;二是OEM國際學名藥工業園,重點推進與國際企業和國際市場接軌的生產外包和研發外包項目;三是打造生物疫苗產業鏈和動物疫苗產業鏈;四是可能很難得到批準,但我們也在積極策劃和爭取建設一個中國藥材期貨交易市場。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從去年的基本是一張白紙畫起,到今年遍地開花的建設工地,這一年多的實踐,讓本溪全市上下對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信心更足、決心更大、眼界更寬、目標更遠。我們深知,生物醫藥產業是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未來前景好的朝陽產業,更是目前全國上下風起云涌、爭先恐后發展的這樣一個產業,但本溪最后還是選擇了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本溪從單一產業支撐的第一代城市,盡快升級為鋼鐵和生物醫藥雙元產業支撐的第二代城市。多年來,我們本溪全市上下始終秉承和倡導一種精神:這就是以誠實守信為本,本本分分地做人;以腳踏實地為溪,一點一滴地做事。現在和今后,我們還要繼續靠這種精神去精心打造好沈陽與本溪的城市結點,全力建設成“中國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