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2009-9-8 19: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河南造汽車下鄉,省財政再補3%
戰略定位:我國重要的汽車制造基地和輻射中西部的汽車服務貿易中心。
發展目標:2012年,全省汽車整車產能達到100萬輛。2015年,全省汽車整車產能達到120萬輛,鄭州百萬輛汽車制造中心基本形成。2020年,建成國內一流的汽車制造基地和汽車服務貿易中心。2012年,我省將培育5家左右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其中,宇通集團、鄭州日產、海馬鄭州等3家企業超過200億元。2020年,形成2至3家營業收入超500億的大型企業集團。
政策措施:我省在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將積極促進汽車消費。凡是具有河南省戶籍的農民以及農場、林場和漁場職工,購買本省生產的補貼類汽車,除享受國家補貼外,省財政再給予3%的補貼。將符合條件的省內產品納入我省政府用車范圍,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
鄭州任務:依托百萬輛汽車基地打造汽車名城
振興規劃提出,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依托鄭州百萬輛汽車基地,將鄭州發展成為集汽車研發、生產制造、汽車貿易、金融信貸服務、汽車博覽、汽車會展、汽車工業旅游于一體,各功能區分布合理,統一有序的汽車名城,成為河南汽車工業的名片和品牌形象代表。
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打造鄭州、南陽、新鄉、周口4個產業基地
戰略定位:全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紡織工業強省。
發展目標:2012年,全省紡織工業實現銷售收入30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150億元,年均增長16%。2015年,全省紡織工業實現銷售收入60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400億元,年均增長15%。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在2015年基礎上翻一番。
產業結構方面,我省提出,2012年,服裝工業增加值占全省紡織工業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2015年,服裝工業比重提高到25%以上。2020年,服裝工業比重提高到35%以上,產業鏈協同能力大幅提高,基本形成現代紡織產業體系。
鄭州任務:建設成為中原時尚之都
該振興規劃提出,將集中要素資源,加快建設鄭州、南陽、新鄉、周口等4個綜合性產業基地。其中,鄭州紡織產業基地建設,將以中原區、二七區、新密、新鄭和滎陽等產業集聚地為重點,大力發展服裝自主品牌和OEM加工業,積極發展優質棉紡織和中高檔產業用紡織品,努力把鄭州建設成為中原時尚之都。
食品工業調整振興規劃
2012年食品工業成為河南經濟的“萬億產業”
戰略定位:全國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工業強省,實現從“中國糧倉”到“國人廚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發展目標:到2012年,全省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1.2萬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3500億元,成為河南經濟的“萬億產業”;面制品、肉制品和乳制品三大制造業在食品工業中的比重達到45%。到2015年,全省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6000億元。到2020年,全省食品工業總產值達到4萬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12000億元。食品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例從目標的1.4∶1提高到2.5∶1,基本實現食品工業強省目標。
鄭州任務:打造覆蓋中部、輻射全國、連通國際的食品物流基地
全省將構建以鄭州為核心的食品物流節點網絡。綜合鄭州國際物流中心發展目標,在公路港、鐵路港、航空港和鄭后國際物流園區集中布局建設食品物流設施,將鄭州打造成為覆蓋中部、輻射全國、連通國際的食品物流基地。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
鄭州等城市率先開展公交線路電動汽車試點
戰略定位: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大省。
發展目標:全省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產業年均增長率超過25%,主營業務收入2012年達到1300億元,2015年達到3500億元,2020年突破1萬億元。2012年,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0個,2015年建成150個,2020年建成200個,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
鄭州任務:建帶動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創新基地
規劃提出,我省將實施電動汽車應用試點示范工程。在鄭州、洛陽、新鄉等市,率先開展公交線路的電動汽車試點示范。另外,我省還將打造鄭州、洛陽、南陽、新鄉、許昌五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其中,鄭州市將重點發展信息安全、新型顯示面板、消費類電子、軟件等產業,建設全國重要的信息安全產業基地和帶動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創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