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高度重視歐美寬松政策戰略退出的問題
2009-9-8 11: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經濟危機之下,全球央行都大肆開閘放水,但這么多的貨幣一下子扔到市場中去,遲早可能會出問題的。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不斷向好的背景下,此輪超級擴張政策是否應該退出、怎樣退出等問題浮出水面。近日在英國倫敦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對此話題的討論,也就讓人高度關注。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在9月5日會后發表的一份公報中表示,4月初的倫敦金融峰會以來,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形勢已經得到改善,但仍應對經濟增長前景和就業前景保持謹慎態度。因此,會議同意繼續采取措施刺激經濟以保證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和增長。與此同時,會議同意在經濟復蘇得到確定后以透明和可靠的進程退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
從公報的聲明看,G20似乎已經就繼續推進經濟刺激計劃達成了一致,暫時還不會實施退出。但在我們看來,這種“一致性”很可能只是表面上的,實際上歐美國家背地里已經開始著手戰略退出的準備工作了,繼續刺激經濟政策的“保鮮期”可能并不會太長。據悉,此次G20會議之前,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就呼吁啟動相關工作,“擬定退出戰略,以便一旦危機結束,就能以協調的方式實施這些戰略”。很明顯,在全球經濟復蘇趨于好轉的形勢下,這些國家政府部門的頭頭們也開始擔憂通脹風險。當然,這些央行行長和財長們在公開場合仍然是振振有詞:“目前還不是實施‘退出戰略’的時機”,畢竟這會影響到經濟復蘇的信心啊。
歐美國家已經將退出戰略提上了日程,這對中國政府來說是需要高度重視的。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力度絲毫不亞于發達國家,何況中國經濟復蘇形勢還是全球最好的,因此,刺激經濟政策的退出對中國政府更是一大嚴峻挑戰。從目前中央的多次表態來看,盡管貨幣政策已經有所“微調”,但為了保增長、保穩定,下半年“雙寬”政策基調肯定是不會變的,現在在國內談經濟刺激計劃的退出似乎有點格格不入。
不過,在我們看來,考慮刺激經濟退出計劃是一回事,現在是否立即啟動退出又是另一回事。上半年中國經濟的快速拉升已是雄冠全球,今年“保八”估計也不在話下。但中國政府推行的4萬億刺激計劃和由此制造出的天量信貸,已經讓資產價格泡沫急速放大,通脹風險開始浮出水面。雖然現在通脹部署上升不到決策層面,但并不妨礙中國政府對退出戰略做好提前應對的準備,這實際上考驗著決策層的預見性和判斷力。因為要準確判斷寬松政策退出的時機和力度是十分困難的,如果不預先作出戰略思考,只怕到真正退出時就有點唐突了。
最終分析結論:
近期全球經濟復蘇雖然尚不能說已真正企穩,但好轉的勢頭的確越來越明顯,刺激經濟政策的退出也再次引發熱議。在我們看來,此次G20會議透露出的一個重要信息是,盡管歐美國家暫時還不會停止刺激政策,但已經開始著手退出戰略的準備工作了。很明顯,它們是在擔心未來經濟轉好后,可能撲面而來的通脹風險。中國政府同樣也需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能在戰略上一點準備都沒有。雖然這與當前的政策基調有點不相符合,但暗地里充分準備已是十分緊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