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出口重點將是結構調整
2009-9-8 11:0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昨日獲悉,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下外需下滑帶來的壓力,商務部今年以來制定了激勵出口的各項措施,下一步將“要確保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不丟”。
“貿易增長量需要保持,但今后的重點更要放在結構調整方面
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更多依靠提升產品附加值來占領國際高端市場。同時也要把服務貿易作為未來中國外貿發展的重要方向。” 陳德銘說。
受金融危機沖擊,今年以來中國吸收外資連續出現負增長,商務部出臺了完善服務和優化投資環境等穩定利用外資規模的政策措施。
“中國有好的投資環境和好的勞動力資源。中國13億人口正處在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階段,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尤其沿海地區有發達的基礎設施,這也是中國的吸引力所在。”陳德銘在談到吸收外資的前景時表示。
不過,陳德銘也坦言,“現在一般勞動密集型產品加工能力已經相對過剩,引進外資更重要的是要調整結構,提升水平,引導外資在更高端的領域和我們一起發展”。
在“引進來”的同時,我國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陳德銘說,“比如,如果我們能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取國際營銷網絡,就能更快地向全球推廣自己的品牌商品;在國外組建研發中心,就可以提高中國制造的設計水平”。
此外,為彌補外需下滑對經濟增長的沖擊,今年以來,商務部出臺了家電、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搞活流通、擴大城鄉消費的一系列舉措。“目前來看,這些應急之策在短期內拉動消費的成效顯著,消費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十分明顯。”
但陳德銘同時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效果的邊際效應可能也會有所遞減,因此從中長期看,擴大消費、搞活流通的立足點還是必須抓流通體系網絡的建設,尤其是農村物流網絡建設”。
在談到未來5年至10年商務工作的發展前景時,陳德銘表示,應“時時記住我們有13億人口,有大量勞動力要就業,時時記住我們雖然‘量’大了,但‘質’還不高,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