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工業區:打造滬豐產業合作的示范基地
2009-9-7 13:4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夏日雖過,可依然熱浪滾滾。坐落在大豐境內的上海光明工業區內,施工人員頂著烈日,爭分奪秒,加快推進園區建設,合力打造滬豐合作的又一個全新平臺。
大豐與上海人文相親、地域相近,曾有大批上海知青在大豐生活工作過,現在上海還有幾十萬畝“飛地”在大豐。去年3月28日,大豐搶抓上海產業轉移機遇,不斷強化對滬招商工作,上海光明食品集團4萬頭生態奶牛養殖示范基地項目順利落戶大豐并開工建設,為大豐接軌上海、推進沿海開發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光明食品集團是一家以食品產業鏈為核心的現代都市產業集團,重點發展以種源、生態、裝備和標準農業為核心的現代都市農業,以食品和農產品深加工為核心的現代都市工業,以商業流通和物流配送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食品企業集團。
時隔5個月,大豐在上海與光明集團又共同舉行共建大豐經濟開發區上海光明食品工業園簽約儀式。去年10月份,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作出關于“用好上海大豐農場這塊‘飛地’”的批示,雙方決定將光明食品工業園調整為光明工業區,從以食品工業為主導的園區拓展為以食品工業和現代制造業為主導的工業區。
這是繼上海紡織產業園整體搬遷至大豐后又一滬豐合作的典范,是大豐市積極實施沿海開發、接軌上海“兩海齊抓”戰略,不斷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增強經濟發展新活力的杰作,是依托大豐與上海淵源深厚,有著獨特的“飛地情結”和“知青情結”,充分運用情感經濟取得的重要成果,實現了把大豐與上海的特殊情誼轉變為現實的發展優勢。
緊扣共建園區這一共同目標,今年2月14日,上海市委有關領導率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摩托羅拉(中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集團的主要負責人來到大豐,考察調研滬豐園區共建和滬屬駐豐農場轉型發展工作;
3月20日,大豐在上海召開大豐上海光明工業區規劃論證會,與會專家對園區內配套建設的污水集納管線及垃圾處理廠印象深刻,稱這樣的環保標準,國內不多見。會上,專家組成員一致通過了規劃評審;
7月底,上海光明食品集團總裁曹樹民專程來大豐就加快推進光明工業區建設進行磋商。
作為政府與企業緊密型合作模式的代表之作,光明工業區從誕生之初就堅持高起點。園區整體規劃面積5萬多畝,一期規劃面積1.86萬畝,先期啟動3000畝,包含三大功能區域:食品工業園區,重點發展以光明為品牌的米糠深加工、乳制品加工等項目;現代制造產業園區,主要是為食品工業配套的機械、包裝以及上海轉移過來的機電、現代制造等產業;物流園和綜合服務區,主要是產品研發、檢測、展示區域和總部經濟、物流基地等。
圍繞“一年打基礎、二年拉框架、三年出成效、五年建成國家級特色園區”的目標,按照“上海現代制造業轉移區、食品工業集聚區、改革創新實驗區、接軌上海的先行區和全國獨一無二的生態環保特色園區”的要求,光明工業區將“滬豐產業聯合發展基地”作為發展方向。
目前,光明工業區的建設緊鑼密鼓。園區會同交通、林業等部門和海豐農場,攻堅克難,加班加點,形成搶攻之勢,突擊一周完成了啟動區400米道路路基和指揮部臨時辦公用房、工業區規劃沙盤等五項工程任務,初步具備了接待客商考察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園區投資3000萬元,加快“兩路兩橋”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承載項目落戶的條件。
由美國紐崔斯亞公司和光明食品集團共同投資的米糠油項目是落戶光明工業區的一個糧食深加工項目,總投資1.4億美元。項目建成后,大豐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米糠油及其衍生品生產基地。園區管委會負責同志介紹,今年4月以來,上海有關部門和大型企業集團40批近600人次專程來光明工業區考察洽談合作,隨著各項工作的不斷推進,園區將成為大豐對外招商引資的又一個亮麗窗口。
為了擴大園區的影響,近日,大豐在上海隆重舉行大豐上海光明工業區推介會,依托光明食品集團的品牌、實力,重點圍繞上海的產業轉移項目進行宣傳推薦、推動招商選資。同時,根據自身的產業基礎、產業優勢和發展條件,大豐派出20個招商組,分別駐扎在浦東、寶山、黃埔、南匯、徐匯等8個地區,實行駐點招商、敲門招商、產業招商。待園區一系列規劃編制完成后,大豐還將聯合光明食品集團組織與其合作的百事可樂、統一食品、辛巴克等世界知名食品企業集團的食品加工企業來豐考察,引進重大項目落戶。
7月28日,上海市楊浦區政府與大豐市政府又在上海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兩地正式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合作伙伴。這是上海的區縣首次以“整體出擊”的方式,推動區內企業進行產業梯度轉移。根據協議,大豐市首期安排2000畝土地,迅速啟動楊浦大豐工業園區建設。通過各方3到5年的努力,大豐上海光明工業區將被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食品深加工園區和滬豐產業合作的示范基地。
據悉,近年來,大豐以產業對接和園區共建為重點,積極探索與上海的深度接軌,實現了從“招企業”到“招產業”、從招引單個項目到招引復合園區、從追求規模效應到尋求科技支撐的三級跨越,完成了從“感性接軌”到“理性接軌”的轉型,取得了豐碩成果:近5年先后引進上海地區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5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8個、10億元以上項目5個,總投資達1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