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孫云:四川的道路都是生命線

2009-9-6 11: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他,是一名杰出的工程專家,曾在交通建設一線工作了16年,主持修建了涪陵烏江大橋、涪陵長江大橋、等6座不同類型的特大型橋梁,他還主持了成渝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等10多條高速公路的施工,為四川交通建設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是一名卓越的企業管理者,帶領四川路橋集團銳意改革、大膽創新,使公司的市場占有份額從不足10億元上升到400多億元,年產值從不足6億元到100多億元,從虧損2600萬元到實現利稅3億多元,成為全國一流的路橋施工企業和四川基礎建設領域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    
  他叫孫云,現任四川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和四川省政府津貼的高級專家,2008年四川省抗震救災模范。   
  地震當天 第一件事趕赴災區   
   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汶川大地震發生了。當時正在大樓里辦公的孫云當機立斷,把公司領導和各部門負責同志招集起來,要求大家保持鎮定,并立即清查了公司機關和外地在建項目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情況。 “現在地震造成的整體傷害情況還不清楚,我們要隨時關注電視、廣播信息,與上級部門保持聯系。同時立即通知下屬各公司,做好抗震搶險救災的準備。”孫云當即表示。    
  這是災后第一個通宵不眠的夜晚。當晚12點鐘,孫云接到上級通知,參加省委、省政府召開的抗震救災緊急會議。兩個小時后,匆匆返回公司的孫云立即通知公司領導和各下屬公司的負責人召開緊急會議,傳達省委、省政府會議精神。    
  會議室里氣氛頗為緊張。孫云一邊研究情況,一邊不停地發出指令:從成都、雙流、廣漢、南充、宜賓、瀘州、雅安等地的在建工程項目上,調集人員和設備,緊急奔赴都江堰、綿竹、北川等重災區。孫云在電話里命令:“災區的情況很緊急、很嚴重,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救人,早一點到達,就能多救一些人,我們要馬上行動起來,在最短時間趕到災區一線!”會議及前期部署工作一直到13日清晨才結束。一夜未眠的孫云眼睛已略顯得有些浮腫,工作人員要幫他泡一碗方便面,他說:來不及了,路上吃餅干吧。就這樣匆匆地向綿竹趕去。   
   當日,綿竹大雨磅礴。孫云帶領1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和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設備進入受災最嚴重的綿竹漢旺鎮,成為地震后最早進入該鎮搶險救災的省屬單位。漢旺鎮災后的景象令人震驚,大多數房屋倒塌了,甚至粉碎了,到處都是背包大小的瓦礫和殘存裸露的鋼筋,沒倒塌的樓房以各種怪異的角度矗立著,在廢墟中被掩埋的幸存者,不停地發出凄慘的呼救聲和痛苦的呻吟。此時的孫云二話沒說,頂著瓢潑大雨,冒著不斷余震下房屋再次發生垮塌的危險,帶領人員和設備立刻沖進了廢墟,從漢旺中學、漢旺小學到漢旺鎮政府,一處一處地搜救幸存者。與此同時,四川路橋集團其他搶險隊伍也正在從各個方向、星夜兼程地趕往災區。從綿竹、都江堰,一直到北川縣,一支又一支穿著四川路橋工作服的隊伍,和印著“四川路橋”鮮紅字樣的車輛及設備,陸續到達并迅速投入到一線清理廢墟、疏通道路、搶險救災中。   
   指揮打通生命線 3天沒睡覺    
  此次大地震,影響最大的是汶川及周邊的山區。在各個重災區,都可以看到大面積的山體坍塌,道路被阻斷甚至徹底損毀。汶川、映秀、北川等地,城鎮大量房屋倒塌,通向外界的道路被隔阻,成了一個又一個災難中的“孤島”。災區人民忍著生命的煎熬等待著救援,而大量救援人員和物資卻又無法迅速抵達。時間就是生命,道路就是生命線!搶修道路成為抗震救災的重要任務。此刻,省委、省政府將這個緊急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四川交通系統,作為四川交通建設國有骨干企業的四川路橋集團責無旁貸地成為了主力,重擔一下子壓在了孫云的肩上。    
  5月14日,剛剛從綿竹趕回來的孫云,馬不停蹄地趕到都江堰紫坪鋪水庫,匯合省交通廳公路設計院、公路局、川高公司等單位,對通往震中映秀鎮和汶川縣城的主要道路———國道G213線進行了實地勘測。這條線路,道路多處出現山體坍塌和泥石流,橋梁被損壞甚至跨塌,此前,只有解放軍空降兵和舟橋部隊在13日進入。 14日下午,孫云帶領一個搶險小分隊乘坐軍隊沖鋒舟進入映秀,上岸后徒步從阿壩鋁廠沿山路走到漩口等地,一邊勘察道路損毀情況,一邊擬定疏通和修復方案。    
  高原地區的烈日毫無遮攔地曬在孫云身上,在汗水的浸透下火辣辣地疼。而震中地區的余震更是頻繁而又強烈,幾乎每分鐘都有一次余震。松垮的山體上不斷有飛石滾落,很多次石頭就在孫云的耳邊呼嘯而過。而他不僅要注意頭上,還要注意腳下,腳下有些地方是1米多深的淤泥,有些地方是緊靠岷江的懸崖,稍不留神就會滑落江中。當天晚上,從災區考察線路回來的孫云,一邊啃著面包,一邊召開緊急會議,宣布成立四川路橋集團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部就設立在紫坪鋪水庫大壩上方,緊挨著國道213線。已于13日集結到此地的四川路橋橋梁戰備大隊、公路戰備大隊共1000余人和200多臺大型設備,通過解放軍舟船運輸,抵達213線的各個作業點位,開始了艱險、緊張的施工。紫坪鋪水庫大壩上,由幾頂簡易帳篷組成的四川路橋集團抗震救災指揮部徹夜燈火通明,孫云已在這里度過了災后的第3個不眠之夜。由于白天的暴曬,臉上開始脫皮,嘴和鼻子也變得紅腫起來。已經連續3天沒有睡上一覺、吃過一頓熱飯,更談不上洗上一個澡的他,似乎忘掉了不時出現的余震和滿身的疲勞。    
  搶通國道213 堅決啃下硬骨頭    
  國道213線的搶通工作有著難以想象的艱險。特別是從阿壩鋁廠到映秀5公里的這一路段,道路完全被損毀,蒙子溝大橋損壞、百花大橋甚至被擰成了麻花,疏通任務十分艱巨。孫云主動向上級指揮部門請纓,要求由四川路橋集團主攻這一路段,并保證堅決啃下這根硬骨頭。    
  但這不僅僅是一根“硬骨頭”。其它地方的路段是一處一處的塌方、一處一處地清理,而這一段卻是完全坍塌,加之橋梁損毀,213線的這一路段已無法在短時間修復。孫云帶領著四川路橋集團的搶險隊員們,再次發揮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傳統精神,“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路橋人從來都是在沒有路的地方開路。”孫云說。于是,四川路橋集團搶險隊利用紫坪鋪水庫瀉水后露出的河灘地,沿著被淹沒的老213線,打開了一條臨時便道。    
  在鋁廠向映秀方向1公里處,是該路段最艱險的地方,這里道路狹窄,上面山體疏松,巨大的石頭就如同懸在頭頂,稍有余震就有飛石凌空濺落,砸在道路上或墜入江中,發出巨大的響聲。而下面則是陡峭的山崖,距離波濤洶涌的岷江水10多米高。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作業,生命隨時都掌握在死神手中。孫云不顧艱險,全身心地撲在了一線,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各個施工點來回奔波,偶爾回到指揮部,還要不停地協調人員、物資和設備。    
  17日下午6時,隨著四川路橋集團大型推土機的轟鳴聲,鋁廠到映秀道路最后的60米終于打通了,通往震中地區映秀鎮的生命線終于打通了!在都江堰的大批軍車、救護車、民用車輛、機械設備等救災物資,開始沿著這條生命通道源源不斷地運向災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