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行對中國經濟復蘇信心增強
2009-9-4 23:4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周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消息稱,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采購經理人指數總體呈現小幅上升,為54.0%,比7月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收高。分項指數中,只有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略有下降,其余各指數均有所上升。
對此,多家外資行紛紛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經濟復蘇信心有所增強。
制造業PMI是一個綜合指數。通常認為,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則反映經濟衰退。自2005年后的三年中,中國制造業PMI指數始終在50%以上,去年7月該指數首次低于50%這一分界線。
巴克萊資本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指出,PMI指數連續6月上升,表明制造業持續擴張,增長勢頭依然良好。盡管較7月份3560億元的新增信貸,8月這一數據可能進一步下滑,但該行仍認為整體貨幣狀況將在下半年支撐經濟增長。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在中期仍然有通貨膨脹的風險,但PMI數據的增長表明了新增信貸數據的下滑并沒有對實體經濟產生多大的影響,”他指出,“相反避免了貨幣正在2010年出現‘緊急轉向’的可能性,如果這一情況發生,會導致經濟增速和資產價格的雙雙迅速回落。”
華僑中國分析師謝棟銘也指出了PMI指數回升對經濟復蘇的重要意義,他特別指出,在分項指數中,對于機器設備和運輸設備等新訂單的上升,顯示了中國私有投資復蘇的跡象。
無獨有偶,匯豐最新發布的HSBC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也從上月的52.8上升至55.1,創下2008年4月以來的新高,體現制造業經營狀況有實質性好轉。該指數作為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所發布的PMI相互驗證的重要參考,常在國際大行的經濟研究報告中被引用。
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師屈宏斌在分析HSBC的制造業PMI數據時,表示了對于經濟復蘇的樂觀:“HSBC制造業PMI在8月份升至16個月的最高值,這再次印證了中國的經濟復蘇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由于各項工程施工正全面展開帶動了各種工業品的需求,國內需求得以顯著提升,正如我們看到的產出和新訂單指數都明顯改善,均接近于200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同時,新出口訂單指數進一步顯著上升,這意味著得益于國外市場的穩定甚至是復蘇,中國的出口很可能即將觸底反彈。因而,生產企業現在可以雇傭更多的工人,以滿足增加的新訂單的需求。所有這些都表明,中國制造業很可能在未來數月進一步改善,為整體增長的復蘇增添動能。”他補充道。
盡管經濟復蘇在望,但也有研究人士指出,制造業將面臨嚴峻的成本上升壓力,主要包括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以及近期食品價格突然飆升的可能。
來自匯豐方面的數據顯示,8月份投入價格的通脹率顯著加劇,創下13個月新高,其主要原因是眾多原材料價格的漲價,尤其是鋼材。
是提高出廠價格緩解成本壓力,還是保持較低的出廠價格增加競爭力,是中國制造業業主的一道難題。屈宏斌分析道:“8月份投入成本上升,導致制造業廠商連續第二個月提高產品的出廠價格,但即便如此,廠商仍未能把成本上漲壓力全部轉移給買方,因為出廠價格的漲幅仍遠低于投入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