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軟件遭冷遇物流管理軟件強勢出擊
2009-9-4 0:5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縱觀2002年管理軟件市場,來自國內外的大小管理軟件廠商紛紛上演搶灘戰略,一片硝煙彌漫之中,卻也不乏亮點凸顯。冷眼旁觀:物流管理軟件悄然興起,已逐漸成為企業信息化的重點。
浪遏飛舟,ERP困境重重據統計,國內企業至今已在ERP系統上投資超過了80億元人民幣,但成功率只有10%。有專家稱,已實施的ERP"三分之一能用、三分之一失敗、三分之一修改后能用"。其實,ERP在企業管理程度相對比較優化的美國,也并非包醫百病的萬能之藥。例如曾經是美國最大的藥品分銷商之一的福克斯·梅亞公司,耗時兩年、投資一億美元建立了ERP系統之后,訂單業務的處理效率非但沒有提高,反而還帶來無盡的管理問題,以至于最后不得不棄用ERP系統。
事實上,無論是企業自身的實施不力,還是廠商所提供的ERP軟件產品不佳,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是:ERP在中國舉步維艱。面對ERP帶來的諸多不便,我們不得不冷靜審慎:ERP是中國企業的必經之路嗎?企業是否應該另辟蹊徑?
傳統軟件,裹足難行傳統功能型的管理軟件產品都以產品為中心來設計,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它只是強調用戶按照固化在產品中的管理理念和思想來調整企業組織結構,對企業進行一系列的整合應用以適應產品,難免出現由于生搬硬套、閉門造車所造成的封閉系統或者信息孤島,而且有很多紛繁復雜的功能對企業來說毫無用處,或者有些模塊所產生的數據,其精確度遠遠超過企業當時的應用程度,還有一點,不能根據用戶的需求特點進行大量改進。
傳統功能型的管理軟件產品一味強調管理軟件整體所包含的管理理念和思想,突出效果表現在整體功能的應用上。以ERP為例,ERP涵蓋了企業的采購、庫存、銷售、生產、財務等等功能,是企業信息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實施周期長、成本高、風險性大、見效慢。企業處在不斷變化的激烈競爭中,其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改進,項目實施變成長期消耗戰,卻一時難以改進管理,提高競爭力。久而久之,企業苦不堪言。
針對管理軟件所暴露的技術瓶頸,廠商們又該何去何從?
物流管理,強勢出擊2002年出現的最大亮點是物流管理軟件的強勢出擊。由于多年來計劃經濟的影響,過去我國企業一直存在"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對流通的先導作用和一定程度的核心作用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我們長期偏重探索商流的形式和有形市場的建設,而忽視了物流的發展?上驳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物流管理系統的重要性,使得物流管理軟件形成了一個新興的、迅速增長的市場。
隨著物流管理軟件日漸興起,各大管理軟件廠商自然顯山露水。然而天道酬勤,博科資訊憑借其多年在商業流通領域的成功經驗,加上對物流業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發了一系列指向不同特質物流行業的解決方案,其成功案例不乏如光明乳業、雷允上藥業等國內著名的行業龍頭企業。2002年,在國內權威分析研究機構--計算機世界市場調查機構"2002年中國物流管理軟件市場研究報告"中,博科以17.4%的市場占有率和38.6%的品牌認知率位居第一,成為國內最大的物流管理軟件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