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筑實人民幣“區域貨幣”階段成果

2009-9-30 11: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香港有條件,也有信心配合國家的金融政策,促進人民幣穩步、有序地‘走出去’。”9月2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署理行政長官唐英年在香港舉行的人民幣國債發行儀式上表示。   中國財政部于當天在香港發行人民幣60億元的2年期、3年期和5年期人民幣債券,這是中國首次在大陸以外地區發行人民幣國債,也是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的最好例證。
  60億元國債意味著什么?僅今年1至8月份,中國國債發行量就已達到10600億元,近期中國財政部又計劃于第四季度發行3500億元人民幣國債。與其相比,60億元顯得微不足道,但它卻是人民幣國債市場國際化的重要標志。
  有專家認為,人民幣國債市場的國際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建立人民幣國債國際市場的重要意義在于國債是由國家信用擔保的債權,代表了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經濟發展迅速、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來說,人民幣國債具有強大的儲值、保值、甚至增值的功能,因此,在香港建立人民幣國債面向國際發行和投資的市場,將有利于促進國際對人民幣的需求。
  如今,中國經濟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經濟總體規模已位列世界第四。來自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就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三大商品進口國,當年的進出口總額高達2.17萬億美元,這些交易主要是通過美元或者其它外幣結算的。而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作為主要結算工具的美元匯率大幅波動,使我國許多企業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也讓我們意識到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性。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于今年年初發表的一篇名為《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的文章中就提到,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再次警示我們,必須創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推動國際儲備貨幣向著幣值穩定、供應有序、總量可調的方向完善,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
  如何“創造性地改革”,中國似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我國已經與韓國、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白俄羅斯、印尼、阿根廷等國家或地區簽署了總額6500億元人民幣、期限3年的雙邊本幣互換;還與越南、蒙古、老撾、尼泊爾、俄羅斯、吉爾吉斯、朝鮮和哈薩克斯坦8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簽署了有關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協定。
  其次,我國開始加快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結算中的試點工作。2008年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云南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2009年7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的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公布,上海、廣州、深圳、東莞、珠海5個試點城市的400多家企業獲得試點資格。隨后的8、9月份,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出口退稅有關事項的通知,海關總署也進一步完善了報關的相關操作細則。
  今年4月初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于推動我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發展、規避匯率風險、改善貿易條件、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認為,一種貨幣的國際化須經歷“可自由兌換貨幣”、“區域貨幣”和“國際貨幣”三個階段。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推出,對于扭轉中國進出口雙雙下降的態勢有直接幫助,同時也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在加速。
  人民幣不僅經過了國際金融危機的考驗,更再次向世界證明人民幣是值得信賴的貨幣。9月23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提出中國將繼續參與和推動地區貨幣金融合作。人民銀行行長助理郭慶平在G20匹茲堡峰會期間表示,截至9月中旬,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量已達到7000萬元人民幣。這也證實,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二階段——“區域貨幣”已收到成效,同時,我國也在不斷夯實第二階段所取得的成果。
  境外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壯大和完善,與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的相互促進將共同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隨著人民幣國債在港發行,將來會有更多的債券在港發行,這將加快構筑一條完整的人民幣出境和回流渠道。”有專家表示,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正在加快。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