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臺州路橋區:鐵路經濟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2009-9-3 22: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經歷國際金融危機的磨難,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民營經濟的素質性和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今年上半年路橋區區域生產總值的增速低于全國1.7百分點,低于浙江。埃拱俜贮c。但將于10月1日正式運營的甬臺溫鐵路和屆時投入運行的臺州鐵路貨運場站,為路橋區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區委區政府精心謀劃,全力打造以貨運場站為核心的城市物流、市場集聚和工業新興區,發展沿海經濟軸心帶,使鐵路經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社會轉型的新支撐和結構調整的新支點。
鐵路經濟強化了區域經濟的低成本優勢!百Y源進、產品出”的經濟結構和“手無寸鐵”的交通狀況,造成路橋區經濟長期依賴公路運輸。據測算,公路每噸公里的運輸成本為0.48元,鐵路0.09元。2008年路橋區完成貨物周轉量7.2億噸公里,假如有1/2的量轉為鐵路運輸,整個社會的物流成本將降低約為14.4億元。
10月1日,時速200公里的甬臺溫鐵路開通。為迎接鐵路時代到來,路橋區依托甬臺溫鐵路,投資37億元新建2480畝的現代化物流基地;匾耘_州鐵路貨運站為核心,從南到北有序排列著:占地200畝的糧食物流中心、300畝的臺州市國際物流中心、480畝的公鐵聯運中心、800畝的公路貨運中心、1000畝的鋼材和塑料大型倉儲物流中心。
同時,路橋區斥資近10億元,推進與鐵路并行的104國道改建工程,并在主干道兩側,儲備大量土地,重點引進大型倉儲、物流、市場等項目,增進了公鐵聯運的互動與配合。
鐵路經濟整合工貿互動的供應鏈體系,區委區政府在臺州鐵路貨運場站周邊著力打造工業新興功能區和商貿市場集聚區,通過物流基地、專業市場、現代企業之間的對接,加快二三產業集聚,實現高效物流向供應鏈一體化轉變。
一方面,加快啟動鐵路沿線的吉利汽車城二期工程。自2004年一期工程竣工后,吉利汽車城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今年上半年,實現產銷整車3.9萬輛,產值近20億元,上繳稅金1.93億元,并帶動臺州100多家配套企業發展。甬臺溫鐵路開通和臺州鐵路貨運場站周邊的物流基地建設,不僅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縮短企業運轉時間,而且增強吉利汽車城與周邊配套企業的聯系,推動汽車城邁進發展的“高鐵時代”。
另一方面,加快推進與臺州鐵路貨運場站和物流基地相鄰的市場集聚區建設。鐵路運輸具有運能大、運價低、速度快、全天候作業、安全性能好等特點,特別適合鋼材、塑料等大宗物品運輸。區委區政府在104國道和甬臺溫鐵路之間規劃出3平方公里市場區塊,大力發展與鐵路貨運關聯度強以及與區域經濟關聯度較高的生產資料類市場。9月,一個新的路橋區鋼材市場即將建成,借助甬臺溫鐵路的強大物流配送能力,該鋼鐵市場將發展成為區域性建筑用鋼和生產用鋼的集散中心。
鐵路經濟打造港鐵聯動的經濟軸心帶。路橋區深水岸線資源富集,大陸海岸線總長26公里,島嶼岸線50公里,沿海島礁5.75公里。但由于缺乏大運量、低成本的港口鐵路專用線的支撐,眾多良港成為漁歌晚唱的“空白港”。甬臺溫鐵路的開通為港口集疏運體系的建設開拓了新視野。區委區政府一方面及時規劃甬臺溫鐵路疏港支線的預留地,加緊與上海鐵路局聯系,盡快引入港口支線鐵路;另一方面大力開發西廊島和瑯璣山岸線資源,著手建設年吞吐量350萬噸的金清物流港和金清漁港經濟區,開辟路橋區新的出?。
同時,投資20多億加快沿海路網建設,目前已建成東方大道、疏港大道、金清大道等,實現“兩縱兩橫”的主干道路框架與物流港口的對接,促進河、海、陸、鐵四劍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