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設定GDP年度增長率上限目標 防止經濟大起大落

2009-9-28 22: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設定GDP年度增長率上限目標,可以為我們判斷經濟過熱或過冷提供參照標準,使宏觀經濟政策能真正發揮 “反周期”的調控作用,最終也可以防止中國經濟的大起大落。
中國經濟的大起大落,歷來是一個叫人頭疼的大難題。在筆者看來,我國從未設定過GDP年增長率的上限目標,使得GDP年度增長率的原定目標屢屢被突破,這是引發中國經濟大起大落的基本原因之一。為此,我們應當設定一個GDP年增長率上限目標。
為什么這樣說呢?這是因為,為了促進我國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我們通常每年都會設定一個GDP年度增長率目標。近年來,我國年初設定的GDP年增長率目標均為8%,但并沒有設定一個GDP年增長率的上限目標。
在一個崇尚“GDP增長目標”作為政績考核標準的環境下,不設定GDP年增長率上限目標,很容易造成各級地方政府過度追求經濟增長,進而造成經濟過熱的政策導向,并形成強烈的投資沖動,結果是導致近年來我國實際GDP年增長率常常突破最初設定的8%目標范圍,甚至超過9%或更高目標。
從理論上講,一國的GDP增長率并非越高越好,因為GDP的增長速度受到一國資源的約束。如果GDP增長率超過了資源允許的范圍,就會出現經濟過熱和價格水平的急劇上升,結果只能是滋生產能過剩,經濟也必然會因大起而出現大落。宏觀經濟走勢的這種劇烈波動,反而會導致長期的平均GDP增長率出現下降。
例如,我國GDP年增長率自2002年起突破了9%后,在2007年達到了13%,遠遠超出了政府設定的8%目標,這表明當時經濟已處于極度過熱的狀態。以此觀察,自2008年起我國經濟之所以會出現快速回落,雖然部分影響可歸因于國際金融危機,但部分影響則是由我國自身周期性的產能過剩所致。
通常,我們會采取宏觀調控措施來防止經濟的過度波動。但是,宏觀經濟調控措施從實施到產生效果,存在著一個所謂的政策“時滯”現象。這表明,宏觀調控政策應當起到“反周期”的效果或作用。也就是說,當經濟剛剛出現過熱時,我們需要采取緊縮性政策以防止經濟的繼續過熱;反之,當經濟出現了回落跡象時,我們應當迅速采取擴張性政策來抵御經濟下滑。
從實際情況來看,為了實現較高的GDP增長目標,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及促進就業,中國往往偏好于低利率政策,這導致實際利率經常為負值。這種偏松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導致我國經濟屢屢出現過熱的成因之一。
現在的問題是,盡管實際的GDP年增長率已超過9%(突破了最初設定的8%),經濟實際上已出現過熱跡象,但我們還是不愿或不敢采取緊縮性政策,非要等到經濟真的嚴重過熱了,才被迫采取“雙防”政策,實施更為嚴厲的緊縮性宏觀調控措施。由于宏觀調控政策存在著“時滯”,這種做法加劇了宏觀經濟的波動,非但沒能及時抑制經濟過熱,在經濟運行高位時實施過于嚴厲的緊縮性政策,反而促使經濟的急劇下滑。隨著緊縮性政策在半年后開始顯效,前期經濟過熱時期所形成的產能過剩得到釋放,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的急劇下滑。
例如,自2007年第四季度我國GDP增長率已開始回落,但在2008年上半年我國經濟已經出現回落時,我們仍然在實施帶有緊縮特征的“一保一控”的宏觀調控政策。從這個角度分析,此前我國經濟的大幅回落,可能與前一時期實施的緊縮性政策開始顯效不無關系。
由此看來,我國宏觀調控政策應當起到的反周期作用并不顯著,反而是表現為很強的“順周期”特性:在經濟上升時助長GDP上漲,在經濟下滑時卻加劇GDP下滑。盡管此次應對金融危機我們采取了“反周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這只是一種被動的選擇。
有鑒于此,為了防止我國經濟的大起大落,筆者建議,根據相關研究認為目前我國資源允許的GDP年增長率應該在10%以下,我們應當設定10%為我國GDP增長率的上限目標。一旦GDP增長率超過9%,我們應實施偏緊的宏觀調控政策;當GDP增長率超過10%,我們應當實施更為嚴厲的緊縮性政策,以防止GDP增長率超過11%甚至更高的經濟過熱現象。從表面上看,雖然緊縮性政策會犧牲GDP增長,但實際上卻能使我們維持GDP的長期穩定增長,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