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我國鋼材重回凈出口軌道 產能盲目擴張
2009-9-28 22: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據海關統計,今年1-7月我國出口鋼材1116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67.3%,價值117.9億美元,下降64.4%;同期,進口987.5萬噸,增長1.6%,價值110.5億美元,下降19%。 其進出口的主要特點有:
一、7月份重回凈出口軌道,進、出口均價雙雙下跌。我國鋼材出口量在去年8月達歷史峰值后持續下降,此前一直保持的鋼材外貿凈出口格局亦在今年4月份逆轉,但隨著出口量在5月份創下2005年11月以來新低后開始呈現回升態勢,7月份鋼材出口量回升至181萬噸,而同期鋼材進口量為174.5萬噸,凈出口6.6萬噸,重新步入凈出口軌道。與此同時,7月份進、出口均價呈現雙雙下跌態勢,其中出口均價延續前期趨勢,7月份進一步下跌至每噸882.3美元,而進口均價在6月份小幅反彈后再次回落至每噸1028美元(下圖)。
二、進、出口均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今年1-7月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鋼材1009萬噸,下降68.6%,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90.4%。同期,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鋼材562.4萬噸,增長38.2%,占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總量的56.9%;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375.7萬噸,下降29.4%,占38%。
三、國有企業主導出口,私營企業進口激增。今年1-7月我國國有企業出口鋼材562.6萬噸,下降69%,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50.4%;私營企業出口301.1萬噸,下降56%,占27%。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口鋼材569.6萬噸,下降19.5%,占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總量的57.7%;國有企業進口276.8萬噸,增長41.1%,占28%;私營企業進口111.1萬噸,增長98.6%。
四、對傳統市場出口急劇下降,自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進口激增。今年1-7月我國對韓國出口鋼材243.5萬噸,下降73.1%;東盟175.5萬噸,下降73%;歐盟73.7萬噸,下降82.3%;美國73萬噸,下降67.5%。上述四者合計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50.7%。同期,自日本和臺灣分別進口300.3萬噸和148.7萬噸,分別下降28.6%和11.4%;韓國270.8萬噸,增長16.7%。上述三者合計占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總量的72.9%。此外,自俄羅斯進口92.7萬噸,增長8.4倍;哈薩克斯坦37.4萬噸,增長2.9倍。
五、鋼鐵板材是進、出口主要品種。今年1-7月我國出口鋼鐵板材434.4萬噸,下降73.7%,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38.9%;出口鋼鐵棒材107.1萬噸,下降86.3%。同期,進口鋼材板材856.9萬噸,增長5.5%,占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總量的86.8%(下表)。
今年1-7月我國鋼材進出口分主要品種表
商品 出口 進口量(萬噸) 同比(%) 均價(美元/噸) 同比(%) 量(萬噸) 同比(%) 均價(美元/噸) 同比(%)
鋼鐵板材 434.4 -73.7 840.3 -9.4 856.9 5.5 902.3 -22.5
鋼鐵棒材 107.1 -86.3 680.1 -19.6 40.7 -32.0 1382.4 -7.2
鋼鐵線材 63.1 -39.0 882.4 -18.6 8.6 -32.8 2461.0 -2.0
角鋼及型鋼 56.4 -76.4 689.9 -18.2 24.6 19.8 805.7 -24.1
鋼鐵管配件 52.9 -32.5 2093.0 0.7 3.8 -5.2 10296.4 -5.5
六、江蘇、北京、上海位居出口前3位,廣東、江蘇和浙江分列進口前3強。今年1-7月江蘇、北京和上海分別出口鋼材152.8萬噸、135.7萬噸和114萬噸,分別下降73.7%、26.2%和56.6%;上述三者合計占同期我國鋼材出口總量的36.1%。同期,廣東進口鋼材304.8萬噸,下降23.6%;江蘇和浙江分別進口138.2萬噸和107萬噸,分別增長7.3%和81.9%;上述三者合計占同期我國鋼材進口總量的55.7%。
為促進鋼材出口,今年4月1日和6月1日我國先后提高了包括冷軋板卷、熱軋合金鋼板卷、普碳熱軋板卷、普碳中厚板在內多個鋼材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從近期數據來看,政策效果正逐漸顯現,鋼材出口形勢有所好轉。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近期下游產業鋼材需求增加帶動了國內鋼材價格走高,刺激國內鋼材產能進一步釋放,部分地區甚至出現盲目擴產現象,在當前國際市場鋼材需求未見明顯起色的情況下,下半年國內鋼材市場產能過剩問題亟待引起高度重視。據統計,7月份我國粗鋼產量創下5068萬噸的歷史新高 ,而與此同時國內鋼材庫存卻持續增加,截止8月初,國內鋼材庫存卻已達到964.7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3.1% ,如何消化過剩產能將成為國內鋼材市場必須面對的一大問題。
此外,近期各國頻繁出臺針對我國鋼材產品的貿易保護措施也應引起重點關注。繼今年5月5日,美國對我國的石油井管提起雙反調查后,7月14日,又對我國出口的普碳定尺中厚板作出反規避初裁。歐盟于7月27日對我國出口的線材作出反傾銷終裁并征收24%的反傾銷稅;28日,對產自中國的無縫鋼管征收為期5年、稅率將達40%的正式反傾銷稅,以取代此前為期6個月的臨時反傾銷稅 。在需求沒有明顯好轉情況下,貿易保護措施頻繁出臺,進一步加大了我國鋼材出口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