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縣承接產業轉移重點發展加工貿易
2009-9-27 11: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省委、省政府出臺34條政策措施,支持郴州承接產業轉移先行先試,宜章作為對接“珠三角”的“最前沿”、承接產業轉移的“橋頭堡”,如何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這篇文章? 全國東部沿海十省市的發展經驗和東莞的經濟發展模式給了我們很大的啟迪。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全市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我們考察的塘廈鎮2008年共有加工貿易企業2000多家,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45億元,各項稅收總額25億元,鎮級可支配財政收入9.1億元,2008年中國千強鎮排行第5名。所以,宜章要學習東莞經驗,主動承接產業轉移,重點發展加工貿易,一是加工貿易是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根據國家商務部資料顯示,我國進出口總額中,加工貿易占了半壁江山,而廣東的比重更大,進出口的64%是加工貿易,它每回落4個點,將拉低廣東經濟增長1個點,足見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和影響非常大。二是加工貿易是我縣企業參與國際分工的重要渠道。企業通過加工貿易的深加工結轉方式為跨國公司進行配套生產,使用外方提供的技術、營銷渠道實現 “借船出海”,使企業很快地融入國際分工體系。三是加工貿易對優化出口結構起到重要作用。加工貿易的發展,推動對外貿易實現從以初級產品為主向制品為主的出口結構轉變。四是加工貿易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加工貿易可以帶來大量的新產品、新技術,不少加工貿易企業已由貼牌加工向委托設計生產,自有品牌營銷轉型,技術含量不斷提升。五是擴大勞動就業,維護社會穩定。加工貿易為大量農村閑置勞動力創造了就業崗位,也為我們培養大批熟練技術工人和適應國際化競爭的技術、管理人才,緩解就業壓力,維護社會穩定。
那么,我縣如何發展加工貿易?我覺得應充分發揮我縣比較優勢,結合特色產業,做好產業發展規劃,找準產業定位,優化政策服務環境,發展物流基礎配套設施。
首先,要充分發揮我縣加工貿易試點縣的輻射作用。我縣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第一批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試點縣之一,在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時要充分發揮試點縣的承接載體作用,建成全省承接產業轉移的先鋒軍和橋頭堡,將其打造成新型工業化的“城市名片”,形成以承接地為重要節點的網絡狀承接平臺。
第二,要建立多層次的加工貿易體系。一是要建立完整的加工制造配套體系。現代生產是多個企業配套協作的供應鏈生產體系,龍頭企業依靠配套企業降低成本,配套企業依靠龍頭企業“借船出海”。所以要在招商引資時抓住龍頭企業,形成以龍頭產業轉移帶動配套產業轉移,以配套產業發展帶動產業集群發展的互動效應。二是要建立承接產業轉移的配套政策體系。加工貿易涉及商務、海關、質檢、工商、外匯等多個部門,這就要求我們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策環境,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空間。三是要加強物流配套體系建設。要完善物流產業發展配套政策,加快物流中心建設,加快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多種運輸模式無縫對接的現代物流體系。
第三,要注重突出特色,發揮比較優勢。在發揮綜合優勢中,要實事求是,注重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特色產業,選擇最具比較優勢的產業,培育若干各具特色、有競爭力的產業群及產業鏈。積極利用比較優勢,承接東部沿海地區加工貿易轉移,把優勢特色產業與加工貿易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加快發展。
第四,要認真領會政策精神,用活用好政策。商務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的2007年第44號公告和海關總署168號令,為沿海加工貿易企業向我縣轉移創造有利條件,省委、省政府給予郴州34條政策措施,使我縣發展加工貿易更具政策優勢。我們應充分發揮天時、地利、人和的良好機遇,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推動全縣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