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上海鋼材市場抱團謀發展迎國慶

2009-9-27 1:5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王京王立華發自上海
    面對當前鋼鐵業發展的嚴峻形勢,作為鋼鐵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鋼鐵流通業無時不在探索著新的發展策略。尤其在時下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下,尋求新的鋼材流通模式,及早日實現流通業態提升已成為業內關注的一大焦點。
    “商品生產以商品流通為前提,只有進入市場流通的產品才是商品。”由此可見,流通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決定著生產,更決定著資源的合理配置。
    在喜迎建國六十周年之際,繼《現代物流報》社主辦的 “全國鋼材市場、鋼鐵物流中心(園區)發展高峰論壇”之后,以 “回顧、探索、展望”為主題的紀念上海生產資料交易市場成立暨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30周年座談會9月17日在滬召開。據悉,本次會議由上海市物流協會、上海市物流學會等聯合主辦。
“三十而立”話市場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挺進,生產資料市場尤其是鋼鐵流通市場從無到有,逐步壯大, “迄今,已發展形成倉儲式鋼材現貨市場、票據式鋼材批發市場、鋼材電子交易市場等多種形式并存的格局”,我國第一批專門從事生產資料批發的鋼材交易市場——上海市生產資料市場總經理江華在會上表示,僅上海地區便有各類鋼材市場七十余家。
    “上海地區鋼材市場的紛紛崛起是我國生產資料流通體制改革的偉大創舉!”上海市物流協會首席顧問李厚圭認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7月15日,上海市生產資料市場 (下稱“生資市場”)的誕生,首次突破了“生產資料不是商品,不能在市場流通”的禁區,也突破了生產資料流通的地區界限及有別界限等難題,為大力推動我國物資流通體制改革闖出一條新路。
    當然,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時代進步的需要。
    對于鋼鐵流通業出現的重要意義,上海寶山鋼材交易市場董事長章祖鵬向本報記者補充道,一方面,它結束了鋼鐵產品的政府統一調配,鋼鐵作為商品進入市場,市場機制開始在鋼鐵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作用,可以有效推進鋼鐵生產。
    另一方面,其促使全國性鋼鐵流通體系的加快形成,在整個體系中,鋼材交易市場擔當區域鋼材流通的樞紐,發揮了優化市場環境、資源集聚及流通企業孕育的巨大功能。
    然而, “萬物是在不斷變化與革新中發展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生產資料流通格局也不停地發生改變,早期鋼材市場交易模式已不再適應當前需求。
    現在我們必須看到,市場業態表現極不規范,亟待大力創新。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主任虞剛對此一語道破: “一個市場的發展是通過建立在始終不懈地尋找貼近市場服務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業態提升的過程”。
“調整創新”為關鍵
    可以說,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復雜的條件下, “無論是鋼材市場交易模式,還是交易方式均到了亟須有一次革新和發展的階段”。
    業內眾所周知,鋼鐵產能過剩是當前我國鋼鐵業發展進程中的突出矛盾,傳導到流通領域表現為供求失衡,漸而成為導致鋼市不穩定的主要因素。
    因此, “調整不僅是解決產能過剩、振興我國鋼鐵業的前提,同時也是發展我國鋼鐵流通業的重要前提。”章祖鵬表示,鋼鐵流通業需要從實際出發,協調 “鋼廠調整”步伐,及時應對。只有主動順應鋼鐵業調整大趨勢,才可能做到持續發展。他認為,我國鋼鐵流通業的未來前景就是 “多元共存,協調發展”。
    而 “多元共存”主要是指,當前我國鋼材交易市場的三種主要經營方式:倉儲式鋼材現貨市場、票據式鋼材批發市場和鋼材電子交易市場。
    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觀點,章祖鵬告訴本報記者說, “短時期內,這三種鋼材交易市場模式都有著自己的優勢,有著自己的服務對象和業務層面,而且都在不斷地探索創新,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途徑。”
    譬如,伴隨上海地區鋼材交易市場的逐步 “飽和”,上海倉儲式鋼材現貨市場開始向申城周邊地區復制、轉移。利用相對廉價的土地資源,擴建為多功能的鋼材物流基地;而鋼材電子交易市場在上海期交所的鋼材期貨上市后,堅持區別于期貨的自身特點,實行錯位經營,像上海中金鋼鐵電子交易中心已提出了 “鋼材交易全程電子化”的發展目標等。
    此外,上海市委市場體系建設處郭笑捷在發言中也不禁透露,預計2020年,上海將建設與國際貿易相匹配的、統一的大宗商品貿易中心。
    顯而易見,隨著我國市場流通環境的改善與經濟的高速發展,鋼材交易市場的業態發展將越來越受重視,它是我國鋼鐵物流業發展提升的目標,也是現代物流理念和技術向鋼鐵領域滲透的必然產物。
    上海市物流協會首席顧問李厚圭在會議最后總結道,生產資料流通是我國商品流通和生產性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產資料流通已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但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還不能完全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要繼續發展,其功能作用必須不斷提升,要向現代化、國際化方向不懈努力。
    另外,據與會人士反映,此次會議的召開將對今后我國鋼材市場和鋼鐵物流園區又好又快發展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