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煤老板”轉型之痛的三重啟示

2009-9-27 1: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李志軍
    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型經濟轉變,這是保持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在這場蘊含著歷史必然性的時代轉折中, “煤老板”的轉型是大勢所趨,但轉型之痛值得深思。
企業經營戰略須未雨綢繆
    2008年以前,在煤焦產業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一些 “煤老板”考慮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主動轉型,搶到了先機。而2008年以后被動集體轉型的 “煤老板”,再也難以找到先前那樣的良好投資機會和寬松的市場環境。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原油、金屬等生產企業,也應以此為鑒、早做打算,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一些產業更應盡早升級,搶占產業制高點。產業對接需政府大力扶持一方面 “煤老板”手里握有巨額資金,卻找不到合適的投資項目;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難,求 “錢”若渴。這種一方 “撐死”一方 “餓死”的尷尬局面急需政府運用財政、金融、產業政策給予適當引導和推動,如建立真實、全面、快捷的信息共享平臺,采取措施擴大資金供求雙方的溝通與交流,實現產業對接。政府應嚴把產業設置無論是產業轉移還是產業升級都離不開政府的宏觀指導,類似“煤老板”這樣的痛苦轉型誠然難以避免,但政府在小煤礦發展初期,如果因勢利導,轉型的陣痛可能不會這樣強烈。此外,政府在產業設置上的把關一定要謹慎,例如,目前從國外引入的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國外已經作為 “夕陽產業”來對待,我們卻作為 “朝陽產業”來引進,假以時日,垃圾處理產業可能又會上演 “煤老板”式的痛苦轉型。
    “煤老板”的轉型之痛早晚都將結束,3000億元巨資遲早也能找到投資方向。但是,以 “煤老板”的轉型之痛為鑒,如何科學合理制定產業規劃,未雨綢繆進行資源配置、及時有效進行政策引導,卻是一個長期擺在地方政府和生產企業面前的重大課題,應引起足夠重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