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首推自愿碳減排標準 追新興戰略產業制高點

2009-9-26 3:1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9月23日,北京環境交易所攜手美國Bluenext環境交易所推出了中國首個自愿碳減排的標準,標志著中國在向一套自愿限制農林業溫室氣體排放的體系上邁進了一步。
“中國要積極考慮建立自己的碳排放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碳市場建設。 
 
”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在紐約說。
全球碳交易市場被認為將在2012年達到1400億歐元,取代石油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但目前中國仍處在碳交易微笑曲線的最底端。
在2005年《京都議定書》框架機制下,2005年后的全球碳交易市場呈現幾何級增長態勢。據世界銀行的預測,發達國家在2012年要完成50億噸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其中一半要以CDM(清潔發展機制)的形式實現,而中國將占到2010年世界總CDM潛力的35%至45%。
“我們十分看好中國碳交易市場的未來發展。”英國碳交易咨詢公司CFPartners合伙人ThomasRussmuson表示。
盡管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并未在《京都議定書》下承擔減排責任,但這里巨大的項目市場卻吸引了有減排責任的歐洲發達國家的濃厚興趣。中國現在已經是CDM最大的供給國,占據全球CER(核準減排量)交易的48%。
也正因為未開始承擔強制碳排放義務,中國碳交易市場目前主要以OTC市場為主,但這并不阻礙中國積極發展二級交易市場。“中國應該積極參與國際碳市場建設。”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在紐約時說。
熊焰表示,自愿碳減排標準為清潔能源項目的發展商提供了一個框架制度,“可以獲得碳信用點,在VER(自愿減排量)市場上出售。”而有關該標準如何實施的詳細信息則將于12月份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公布。
不過,“自愿”性質的VER由于缺少激勵機制,并不如CER市場發展得迅猛。“企業目前參與VER項目,更多是為了體現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而CER是有資金激勵在其中的。”Thomas表示。
在《京都議定書》框架下,締約國的政府和企業受碳排放權的限制,需要采購CERs來抵消其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非締約國的政府和企業若愿意參與氣候問題解決,則自發的參與CDM,并認購CDM項目產生的VERs。該類減排量的需求方和認購方沒有義務,多出于慈善、環保、公益事業的追求。
在Thomas看來,VER市場的發展僅靠企業“自愿”是不夠的。“可以考慮建立VER市場的激勵機制,比如和"碳稅"減免掛鉤。”
但無論是VER還是CER市場,中國都需要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迎頭趕上。目前中國的碳交易仍集中在項目層次,而同樣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卻已經達到了碳金融的層次。世界上主要的碳交易市場更是被歐美發達國家壟斷。而碳金融和碳交易相輔相成,沒有碳金融的支撐,中國不僅將失去碳交易的定價權,也將再次失去金融創新的機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