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推進鋼鐵物流企業并購重組刻不容緩

2009-9-22 20:1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王國清
    時下,鋼鐵行業在《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和《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指引下,正在掀起新一輪的兼并重組浪潮。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江西、天津等各省市陸續推出本省市的重組政策和措施,各地的重組目的不乏為保護本省市鋼鐵業規模、形成本省市大型的鋼鐵企業集團、促進本省市經濟的發展。兼并重組能夠使鋼鐵企業實現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順應鋼鐵產業鏈的發展要求、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需要、抵御外部競爭,提高我國鋼鐵產業的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
    今年,鋼鐵業和物流業同時躋身于國家推出的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且《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明確提出要加快物流企業兼并重組,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加強信息溝通,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加強資源整合,滿足多樣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國家對物流企業兼并重組的政策支持力度,緩解當前物流企業面臨的困難,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
    相比鋼鐵產業轟轟烈烈的兼并重組,鋼鐵物流產業卻顯得分外冷清。鋼鐵物流企業作為鋼鐵生產企業與鋼鐵終端用戶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加快推進我國鋼鐵物流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刻不容緩。
    1.鋼鐵產業和鋼鐵物流產業兼并重組的不同步,將進一步加大鋼鐵生產和物流兩大領域的規模差異。
    我國鋼鐵生產企業眾多,鋼鐵產業集中度不高。2008年我國產鋼量最多的10家企業集團合計生產粗鋼21273.59萬噸,占粗鋼總量的42.5%。
    相對于鋼鐵生產領域來說,鋼鐵物流產業的集中度更低。我國鋼鐵物流以中小企業為主體,60%左右的流通量是通過這個群體實現。據統計,全國各類鋼材貿易商超過20萬家,但年銷售能力在1000萬噸的企業寥寥無幾,絕大多數企業的鋼材銷售量都在10萬噸以下。這種現狀造成了小鋼鐵物流企業直接與大鋼鐵企業對話的局面。
    《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指出,到2011年,全國形成寶鋼集團、鞍本集團、武鋼集團等產能在5000萬噸以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形成若干個產能在1000萬~3000萬噸級的大型鋼鐵企業。如鋼鐵物流產業不緊跟鋼鐵產業的兼并重組步伐,兩大領域的規模差異將日益加大。
    2.鋼鐵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實力懸殊加大,將阻礙鋼材銷售代理制的推進。
    目前我國的鋼鐵物流企業與鋼鐵生產企業建立的長期代理協議的供銷關系,其實是一種買斷式的代理關系,而不是國際上通用的那種真正意義上的鋼材代理制。這種“買斷式代理”,是貿易商動用自有資金,先和鋼廠簽協議訂貨,到貨后按市價出售并從中賺取差價的模式。這種“買斷式代理”,對于貿易商來說,在定價上始終沒有話語權,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一旦市場價格下跌,將給貿易商帶來很大損失。
    而鋼鐵生產企業和物流企業實力懸殊的加大,將使得鋼廠的強勢地位更強、貿易商的弱勢地位更弱,這對于“傭金代理制”,鋼鐵生產企業和鋼鐵貿易企業之間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的推進帶來困難。
    3.鋼鐵物流企業規模小,不利于鋼材市場價格平穩變化。
    自8月10日起,鋼材市場價格結束了連續16周的上漲行情,進入了下跌通道,且此次下跌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也是令業界始料未及的。但究其原因,還是鋼廠的出廠價格上調頻率太快、幅度太大,鋼鐵物流企業在獲得資源時高價買入。在前期下跌時,由于鋼廠仍力挺價格,鋼材市場價格與出廠價格倒掛嚴重,鋼鐵物流企業為規避風險,選擇觀望。同時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也使終端用戶選擇觀望,但隨著鋼材市場價格持續下跌,庫存壓力加大,鋼鐵物流企業由于規模小,對于市場價格波動的承受力和抵御力不足,不得不拋售,引發了鋼材價格的進一步下跌。鋼鐵物流企業的規模小,企業的投機和炒作行為時有發生,也會加劇鋼材市場價格的波動風險。
    綜上所述,當前,在鋼鐵產業一浪高過一浪的兼并重組大潮中,有必要加快鋼鐵物流企業的兼并重組、提高鋼鐵物流產業的集中度和抗風險能力,促進鋼鐵物流產業平穩健康發展。鋼鐵物流企業的做大做強要通過市場競爭來實現,必須堅持市場化取向,而政府主要是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通過市場競爭機制下的“大吃小、強吃弱”的方式進行兼并重組或實行企業間的戰略性聯合,形成資產高、規模大、實力雄厚的鋼鐵貿易集團或鋼鐵貿易企業聯盟,提高鋼鐵物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實現鋼鐵物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提升鋼鐵物流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